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跳轉到路徑導航欄
跳轉到正文內容

公轉私基金經理:你在他鄉還好嗎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31日 11:53  證券時報

  日前公募人士“奔私”潮不斷升溫,有多位公募基金投資總監轉投私募,更傳言某基金公司總經理準備加入私募基金。但進入私募行業并非是一馬平川,幾年來,有的春風得意,有的黯然失意,“公募派”私募基金經理——

  證券時報記者 付建利

  “我們是投資戰士,身上帶著血和硝煙!我們的進入會翻開私募基金歷史新的一頁!”——這是明星基金經理石波兩年多前離開華夏基金、成立上海尚雅投資管理公司時慷慨激昂的話語。一批和石波一樣的“公募派”私募基金經理由于投研能力突出、風險控制到位、團隊作戰能力強,在中國私募基金的版圖上占據了自己的一席之地,成為行業領軍人物。然而,在離開公募基金轉投私募的“公募派”私募基金經理中,也有人至今仍在苦苦掙扎。不同的入場時點和高下有別的投研能力,決定了“公募派”私募基金經理不同的人生軌跡。

  春風得意者:

  順風順水 欲與公募試比高

  始于2006年的大牛市為國內首批“公募派”私募基金經理提供了茁壯成長的“優質土壤”。而在2008年的大熊市中,一些“公募派”私募基金因為風險控制及時、得當,經受住大跌考驗,獲得投資人信任,創出自己的品牌,呂俊、江暉、李旭利、石波、田榮華等是這批人中的典型代表。

  在2008年熊市中,江暉的星石投資一戰成名。在2008年,國內發行的陽光私募產品超過100只,但在大跌市中中能夠取得正收益者只是鳳毛麟角,而星石旗下3只產品獲得超過4%的正收益,私募基金“絕對收益”的魅力讓這位在華夏基金、泰達宏利和工銀瑞信基金公司浸淫多年的私募人物收獲無數鮮花和掌聲。據悉,目前星石的資產管理規模已超過50億元,已有6只TOT將星石產品納入投資組合。

  在國泰基金和上投摩根基金公司度過7年的投資生涯后,呂俊在2007年成立上海從容投資,目前從容投資旗下已有12只產品。

  何震在2008年離開廣發基金,北上上海成立匯利資產。匯利資產旗下匯利優選一期于2008年7月25日成立,截至今年5月26日,該產品單位凈值為165.92元,而同期上證綜指下跌近10%。在今年的震蕩市中,該產品今年以來截至5月26日獲得7%的正收益。

  在私募界影響最大的非李旭利莫屬。去年6月,事業如日中天的李旭利辭去交銀施羅德投資總監職位,與福布斯富豪裘國根聯手,新重陽高調誕生,首只產品便募集近12億元,不僅刷新私募基金募集額新高,而且也超過大多數同期發行的公募基金。有業內人士推測,新重陽目前的管理規模已經超過100億元。

  2009年的小牛市再一次讓“公轉私”的私募基金經理吸引眾多目光。這其中包括合贏投資總經理曾昭雄、和聚投資李澤剛、從華夏基金公司離開后成立私募基金的孫建冬。其中,李澤剛掌管的和聚1期近半年的收益率約40%,成為2010年的私募基金黑馬。

  此外,武當資產田榮華、民森投資蔡明、尚誠投資肖華、景泰利豐張英飚、凱石投資陳繼武、博頤投資徐大成、智德投資伍軍、新價值唐雪來、北京云程泰魏上云等也都是從公募基金公司轉到私募基金。其中有些是經歷牛熊市的江湖老手,已在私募基金界樹立自己的品牌形象;有些則是初出茅廬的新手,在2009年和今年以來的震蕩市中表現突出。

  隨著私募基金產品規模不斷擴大,私募基金經理的胃口越來越大。國內一位著名的私募基金經理曾在私下表示,其目標是超越公募基金界老大—華夏基金公司。另一位”公募派“基金經理曾揚言:“未來一定會出現私募并購公募”!

  黯然神傷者:

  沉浮不定 光環難再現

  “公募派”私募基金經理也并非都如呂俊、李旭利等人一樣能實現“華麗轉身”。昔日明星基金經理王貴文在2008的經歷就是一例。

  2007年7月,王貴文從嘉實基金辭職后在上海成立隆圣投資管理公司。2007年年末發行的隆圣主題精選規模達4.3億元。2008年2月,王貴文宣稱,市場在未來3年將繼續體現牛市特征!判斷失誤的王貴文隨即付出沉重的代價,隆圣投資部分產品凈值一度跌至0.5元以下。2008年外界曾傳言“上海隆圣信托計劃被迫清盤,王貴文準備重回公募基金”。好在王貴文日后奮起直追,逐漸擺脫困境。

  尚雅投資的石波也有類似遭遇。石波曾是華夏基金公司的明星基金經理,他掌管的私募產品在創立之初遭遇大幅虧損,石波也流露出在私募基金的壓力。幸運的是,石波在2009年抓住新能源板塊投資機會,成功扭轉局面。

  也有人剛進私募就栽了跟頭,至今仍一蹶不振。

  一家合資基金公司的明星基金經理2008年成立私募基金時,恰好碰上大熊市,當年首只私募產品發行低于1億元,算上公司運營成本及聘請研究員、營銷人員等費用,這位私募基金經理當年倒虧超過200萬元的本金。在2009年的小牛市中,這位私募基金經理的業績表現低迷,第二只產品發行步履維艱,公司至今未能實現盈利。其身邊的好友告訴記者,盡管這位私募基金經理在公募業績不錯,但其投資理念明顯不適應私募更為靈活的操作要求,“他現在去上市公司調研,人家都懶得搭理。”該公司一位員工私下里不無遺憾地告訴記者。

  私募行業并非完美無缺

  “公募派”私募基金經理轉入私募基金后發現,盡管少了以往“日日排、月月排、季季排、年年排”的壓力,但來自客戶的壓力絲毫不亞于公募基金的排名競爭。

  在市場上漲時,客戶要求相對收益,有些客戶同時購買多只私募基金產品,收益率相對較低的私募基金面臨客戶提前贖回的壓力。

  在市場下跌時,客戶要求絕對收益,懷抱絕對收益理想的“公募派”私募基金經理們到頭來還是擺脫不了頭頂上那柄“達摩克利斯之劍”。

  某“公募派”私募基金經理被私募業內人士笑稱為“做固定收益的私募”,他在2008年為客戶規避了系統性風險,但在2009年小牛市中,他所掌管私募產品也大大跑輸同類產品,投資人用腳投票贖回基金。

轉發此文至微博 我要評論

> 相關專題:

【 手機看新聞 】 【 新浪財經吧 】

登錄名: 密碼: 快速注冊新用戶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電話:95105670

新浪簡介About Sina廣告服務聯系我們招聘信息網站律師SINA English會員注冊產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