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李娜
“蝸居”一詞,原本有兩個含義:一是比喻窄小的住所;另一種則喻為伏處、潛居。
經過近兩個月的持續消磨,上下起伏的A股市場仍在找尋未來的方向,3000點一線的震蕩區間越收越窄。作為市場主力之一的基金,此時卻寂靜無聲,鮮受市場關注,似乎“蝸居”正是其目前最好的寫照。
老基金面對3000點的漲跌,似乎早已沒有激情,無論漲也好,跌也罷,倉位變化波瀾不驚;次新基金雖然手中的子彈日益增多,但入市的積極性卻總也提不起來。
看空嗎?相對穩定的倉位,加上創記錄的自購,充分說明基金心中有底。看多嗎?新老基金又集體不作為。
“蝸居”在3000點的基金們,究竟在等待什么呢?
【蝸居?寫照】
老基金靜觀其變新基金輕倉參與
最近的A股市場,基金的“氣息”似乎越來越微弱。滬深交易所每日公開的交易信息顯示,機構席位已經很少出現在大批熱炒股中。鮮有的幾次“露面”,機構席位還往往現身于賣方席位,有時甚至將賣方的前五名全部包攬。
日前,一位從事基金倉位跟蹤的分析人士表示,近期基金主動出擊的欲望并不強,處在少動多看的狀態。基金倉位總體平穩,只是個體之間的差異很大。具體來看,股票型基金的倉位穩定在80%以上,偏股型基金的倉位也停留在接近80%的水平。
事實上,某大型基金公司的投資總監也坦言,近期公司旗下基金整體倉位變化不大,基本穩定在85%以上,仍以微調為主,未來的方向還是看不太清楚。某基金公司的投研人士則私下表示,現在大家都看不清楚市場未來的方向,估計等形勢明朗后,基金整體才會有較大的動作。
老基金選擇了原地等待,虎年誕生的新基金也沒有貿然出擊,低買高賣博取收益的同時也凸顯出其對后市的謹慎態度。
一份來自Wind的統計顯示,年初至本周五,共有15只股票型基金結束募集,募集資金接近300億元。但這些手握新鮮籌碼的次新基金,在入市的過程中都采取了一致的步調——謹慎。
統計數據顯示,上投摩根行業輪動,自1月底成立到上周五,凈值只微微上揚了0.2%;次新基金工銀瑞信中小盤成長、申萬滬深300價值的凈值,在成立了1個多月后,也只分別增長了0.4%、0.2%;信誠中小盤和中銀藍籌精選等基金,成立至今,凈值甚至紋絲不動,穩定在1元;去年底成立的中歐中小盤,截至上周五,股票倉位仍不到50%。而與此相對應的是,年初至本周五,上證指數的跌幅為6.63%。
上述數據透露出次新基金對建倉時點的精細考量,凈值的微微波動也表明目前絕大部分次新基金的倉位依然很輕。
【蝸居?變數】
基金自購蔓延子彈日漸增多
3000點市場的迷霧依然沒有揭開,基金公司自購的浪潮已是氣勢逼人。統計顯示,自年初以來,共有9家基金公司自購旗下15只基金,總計金額超過12億元。其中,老股基成為了基金公司的最愛,自購總金額超過了10億元。
然而,在基金公司上演的“自購秀”中,自購的主角也正發生微妙的變化。2月初,在廣發、易方達等大型基金公司自購之后,萬家、東吳等小基金公司也接連自購。
自購的基金公司由大到小的轉變,到底傳遞出怎樣的信號?
在上述一家實施自購的基金公司人士看來,自購首先應理解為廣告宣傳,其次,自購至少要持有半年的時間,因此考慮的是較長時間的市場走勢,而不是短期變化。在某種程度上,基金自購不能說明公司對市場短期看好,但從長遠來看,3000點的位置不算高。
同時,新基金加快發行,也為市場帶來了不小的增量資金。農銀匯理中小盤基金規模超過97億元、易方達上證中盤ETF及聯接基金的規模近50億元……初初一算,今年以來成立的新基金規模已超過300億元,加上去年四季度還處于建倉期的資金,新基金和次新基金手中的彈藥規模不容小視。
“在目前老基金倉位相對穩定的情況下,次新基金手中的子彈一旦形成合力,將會對市場產生積極作用。”一位基金界人士表示。
【蝸居?謎底】
風格轉換未成催化劑在哪里?
堅守3000點的基金為什么選擇不作為?或許答案只有一個——基金在等待消息的明朗,等待趨勢的確立。
中海基金投資研究董事烏旸丹丹表示,之所以市場一直沒能出現風格轉換,主要是受到兩個因素的共同作用:一是從中長期宏觀經濟的趨勢來看,對周期性行業景氣的預期并不支持其有特別好的市場表現;另一方面,在現階段宏觀經濟調結構的過程中,中小公司的機會和亮點特別吸引人,相較之下,大盤藍籌的發力可能要基于整個市場對于經濟形勢達成一致預期并形成合力,市場不可能在分歧中完成風格轉換。風格轉換主要依托于市場在確定方向后有一個堅決的行為。
那么市場轉換的催化劑,會是即將登陸A股市場的股指期貨嗎?
滬上某基金公司研究人士對此認為,股指期貨將使得A股跨入新的時代,有利于改善大盤藍籌股的估值,但依然不是市場風格轉化的關鍵因素。申萬巴黎基金表示,股指期貨等衍生工具的推出對權重股將起到支撐作用,但也將加大行情的波動幅度,因此今年市場將充斥不確定性。短期市場仍處于政策的觀察期,有望延續“下有經濟底,上有政策頂”的走勢。
本周五,在股指期貨于4月16日上市的官方消息帶動下,金融股和地產股引領了滬深股指的大幅反彈。藍籌股的表現究竟又會是曇花一現,還是市場風格已處轉換的臨界點,對此我們目前無法下結論。但隨著基金內部分歧的逐步減少,共識逐步形成,我們有理由相信已在3000點“蝸居”多時的基金們,不會再“窩”太久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