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剛到,基金業中關于基金經理跳槽的報道和討論又陡然多了起來,在越來越娛樂化的基金業,此種討論原本早已稀松平常,但粗略看看連篇累牘的關于基金經理跳槽的討論,還是如鯁在喉,有不吐不快之感。在這場熱鬧的討論中,媒體和公眾的眼光,大多把興奮點放在基金經理跳槽的原因、跳槽前后的收入對比等等上面,而基金經理跳槽后持有人利益如何保護的問題,則一直付之闕如。
看看以下一組數字,基金經理跳槽的頻率確實驚人:僅僅在今年2月份,就有8家基金公司的17只基金的基金經理辭職,與1月份持平,均超過去年同期水平。而根據海通證券的統計,2009年是基金經理變更數量最多的一年,共有199只基金發生基金經理變更,包括154只股票方向基金和45只固定收益類基金,變更次數達249次。2006-2008年,則分別有160只、188只和189只基金發生基金經理變更。
工作變動本是職場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基金經理的變動之所以格外引人關注,其一是因為關乎到千萬持有人的利益,其二是基金經理作為高收入的一群,一舉一動本來就容易吸引眼球。這些辭職的基金經理,一是為了在公募基金界尋找更高的平臺和更好的收入,二則是跳槽到體制靈活得多的私募,為錢也好,實現所謂投資理想也罷,反正離開了公募基金。再者,部分離職的基金經理奔赴其他行業。對于如何預防跳槽風,人們開出種種藥方,如股權激勵、允許基金經理買股票等等。筆者在此要說明的是,無論關于基金經理跳槽這一問題衍生何種高論,首先應該注意到的是持有人的利益保護問題。
說持有人是基金業賴以生存的根本,是基金公司的衣食父母,恐怕誰都不會反對。在海外成熟市場,基金公司一般是先發行面向特定投資者的產品,經受市場考驗后,才能發行面向公眾投資者的基金產品,也就是說,基金經理首先要為富人理好財,然后才有資格為數量要多得多的公眾投資者理財。而在國內基金業,基金公司成立之始就發行面向公眾投資者的產品,待發展到一定規模后才有資格開展一對一、一對多等私募性質的業務。而一些跳槽的基金經理,更是在公募基金界積累了一定的投資經驗、資金來源和客戶基礎后,再扯起大旗單干,做起收益要高得多的私募基金。也就是說,基金經理先為公眾投資者理財,然后才能為富人理財。
仔細追尋一下很多私募基金經理的成長路徑,大多是在公募基金成名后,翅膀硬了才“單飛”的。而在國內私募基金業,投資者一般都設有百萬左右的門檻,基金經理跳槽到私募基金后,就意味著為富人理財了。也就是說,這些基金經理們從投資初學者,到所謂的投資高手,玩的無非是持有人的錢,廣大公眾投資者的血汗錢,成了這些基金經理的“練兵場”,其間無論收益率高低與否,盡管曾經有過抱怨,但盼望財產保值增值的持有人還是與基金經理在變幻的A股市場風雨與共,一路走來。打個不恰當的比方,一對勤扒苦作的父母,辛辛苦苦把兒女拉扯大,待到子女成才有能力遠游了,立馬毫不猶豫地把老父母甩著身后。
毫無疑問,廣大普通投資者的錢積小成大,堆積起了規模高達3萬多億的基金,催肥催大了基金業,使得眾多的求職者擠破頭皮進入這一高薪行業,與此同時,一大批起初連股票都不知為何物的基金經理,也在實戰中摸爬滾打成熟起來,最終他們與公募基金業“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持有人盼望基金經理成熟后為自己帶來更好收益的愿望也同時落空,基金業對持有人的反哺機制,立馬遁于無形。
我們無意、也無權對跳槽的基金經理們妄加指責,畢竟私募基金靈活的投資機制和更高的收入空間,對基金經理們更有吸引力,他們有選擇自己職業發展規劃的權利。但每一只公募基金背后都牽涉到成千上萬的公眾投資者的切身利益,當基金經理們毅然決然地離開讓他們成長壯大起來的持有人時,我們是否也應該思索一下,如何從體制上更好地防范基金經理跳槽時有可能帶來的持有人利益的損害,比如后繼者是個新手,投資理念大不相同等等。公眾投資者更加期待的是,基金業能多點持有人利益第一的意識,而不是僅僅在口頭上喊得震天響,我們也希望,在所有關于基金經理跳槽的喧嘩中,關注的目光更多地照顧到持有人的切身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