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李
一方面是A股行情日漸撲朔迷離、新股發行價越來越高,另一方面,卻依然有基金對于打新樂此不疲,基金在這其中的邏輯何在?
一家大型基金公司的固定收益投資總監昨日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表示,打新時,基金看好大盤藍籌股,認為與三個月的鎖定相比,市場中的短期波動不足為懼;而就小盤股而言,其走勢的可預見性不高,破發主要集中在春節前一個月內,當時業界對小盤股存在一定的迷信,認為其不會破發。
基金季報的數據顯示,債券基金去年四季度持股比例已處于歷史較高水平,平均超過10%,約1/4的債券基金股票倉位超過15%。一般來講,債券基金只有在對市場較為樂觀的情況下才會持有較多的股票。
不過上述固定收益投資總監認為,基金打新意愿實際上已有明顯下降。在去年打新最火爆的時候,單只股票中參與打新的基金可能多達四五百只,但現在一般每只新股中參與認購的基金也就一二十只。
上海一家合資基金的投資總監昨日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新股破發從歷史上看是小概率事件,且持續性不強,加之前期新股的發行節奏較快,供應較多,因此很多低風險產品依然把打新作為主要的盈利手段。他認為,1月份行情的突然變化導致在市場下跌前參與打新的基金很快被套牢,不過從今年全年來看,他相信打新還是會帶來一定盈利的。
他的說法也得到上述固定收益投資總監的認同。后者認為,破發其實是好事,持續的破發將會使市場承受的新股供應壓力有所緩解。
“對一家企業來說,如果它看到與自己同行業的公司一個月前以30倍PE完成首發,那它肯定不愿意把自己以15倍的PE賣掉”,該投資總監說,“持續破發的后果必然是沒有公司愿意發行新股,而市場隨后會對價格做出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