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 高曉建 |
元者,始也。古語云:“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不料,2010年的元月迎接投資者的竟是股市的一次大調整。突如其來的市場巨幅震蕩,讓基金預言的“跨年度行情”與“風格轉換”遲未兌現……
走過這個“有點累”的一月,基金投資者們有“何所思”,有“何所憶”?基民的投資熱情和投資取向在經歷了市場一個月跌跌不休的“折騰”之后,又會產生怎樣的變化?日前記者走訪了多家銀行渠道的理財經理,希望通過對他們的采訪,描繪出基金投資者的“元月投資心情”。
⊙本報記者 孫旭
元月關鍵詞:超預期
美元反彈超預期、融資壓力超預期、房地產等調控政策出臺時間超預期。一月份,市場上各種利空消息頻傳,上調存款準備金率、限制信貸規模、乃至加息傳聞,使得股市不堪重負,上證綜指先后兩次出現近百點的跌幅,上周三擊穿3000點整數關口。
如果說去年風風火火的行情使得基金的盈利超預期,那么進入2010年一月,市場的表現也可以用“超預期”來形容,只不過“個中滋味”有著天壤之別。
去年底挽手相迎“跨年度行情”的豪情壯志轉眼變成了今年年初基金們的“集體錯判”,而被寄予厚望的“市場風格轉換論”亦在元月這個多事之秋被各家基金演繹成了一曲悲壯的同臺“多殺多”。
據悉,新年之初,基金發行規模出現較大萎縮,某家中小基金公司的新基金經過兩周的發行后,募集資金僅為9億左右。而出現這種不冷不熱的銷售情況并非一家基金獨有,不少基金公司新基金募集情況均較以往大幅下滑,這與去年下半年風風火火的基金銷售行情形成強烈對比。有媒體稱,新年基金發行跌入冰點。
面對基金的一錯再錯,基民們似乎也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給這個市場上的傳統帶頭大哥“回應”一個銷售市場的“超預期”。
淡季不淡 理念轉換
不過,記者日前走訪的銀行渠道經理則表示,目前的基金銷售情況是暫時的,如果不出現大的政策變化,這樣的“淡季”不會持續很長時間。
一大型國有商業銀行的理財經理告訴記者,目前一些銀行會把工作重點從基金銷售轉移到銀保產品的營銷上。傳統上,春節前后銀行會有許多定存業務,大家都習慣把一年的錢清點整存,而這些客戶更符合銀保產品需要長期穩定資金投入的特點,因此這段時間銀保產品的銷售會對基金銷售產生暫時的“擠出效應”。
另一位城商行的理財經理也表達了類似的看法。她表示,銀行渠道銷售的理財產品有很多,不同的時間段會有不同的工作重點,“什么好賣就重點賣什么”,從常態化的角度看,基金淡季的出現只是暫時的。
上海某本地銀行的理財經理告訴記者,從目前的銷售狀況來看,基民的投資熱情并沒有大幅下降,只是在震蕩市中,其投資理念趨向于保守。“銀華的例子就是最好的例證。”
據悉,1月25日開始集中申購的銀華保本(三期)首日申購規模即超98億,遠超原定36億的申購上限,原定一個月的集中申購期僅1天即告提前結束。
“不是基民的投資熱情在下降,而是基民的投資取向在轉變。”上述理財師認為,目前的震蕩使得基民投資趨向保守,所以最近過來咨詢風險小、收益低的基金產品的投資者比較多;一旦市場能夠回暖,那么選擇積極風格基金的投資者就會多起來。“不是都不買了,而是買的種類變了。”
該理財師的話或許可以從一些數據上得到印證。從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發布的統計結果來看,上周新增基金開戶數為76175戶,比前一周增加4443戶,同比上升6.19%,而從新年三周的基金新開賬戶統計數據來看,一直處于一個上升的趨勢。
投資方式方面,從渠道了解的情況看,目前基民更加傾向于選擇定投形式來投資。“定投可以有效攤平風險,在08年熊市中,買定投的基民解套快,收益多。所以再次面對震蕩行情,很多之前嘗到過甜頭的老客戶不僅自己選擇定投,還會介紹其他客戶參與進來。”
而在此前坊間傳聞的贖回潮問題上,渠道經理表示壓力不是太大,不過品牌成為基民選擇贖回與否的關鍵指標。隨著近年來的市場震蕩,基民的投資思路日漸成形,品牌和業績成為他們投資基金的首要考慮。某城商行理財經理表示,總體而言,基金公司的品牌對基民申贖的影響較大,從了解到得凈贖回比例排名來看,排名靠前的基金幾乎全是屬于規模較小的基金公司。
震蕩中“煉”出成熟心態
記者采訪的多位銀行理財經理表示,雖然短期內基金銷售壓力比較大,但是對于長遠的銷售業績并沒有過度的擔憂。
某國有大型商業銀行理財經理坦言,像07年不管什么基金,能買到就好的瘋狂局面不會再出現了;像08年行情最差的時候求爺爺告奶奶軟硬兼施到無計可施還是沒人來買基金的局面,應該也不會出現了。“我們的心態也平了,從常態化角度來講,這樣的平淡倒是健康的,正常的。”
而使得理財經理們“心態平和”的直接因素,就是經歷過大牛大熊市場轉換的基金投資者自身的投資心態在日漸成熟。
上述理財經理告訴記者,在經歷了07年和08年的冰火洗禮之后,基民們開始逐漸理性,不會因為市場暫時的上揚或下跌而盲目做出投資決策,雖然近期股市持續震蕩,但是對于較為理性的投資者來說,現在的市場估值屬于比較適合進入的階段,他相信今年的基金銷售市場應該不會令自己太多擔憂。
“在基金銷售這一塊,以前我們銀行都是主動營銷,是‘我們讓基民買什么,他們就買什么’,雖然現在這種情況仍然存在,但是越來越多的基民開始先主動選取若干投資標的,然后再來征求我們的意見,”另一位大型國有商業銀行的理財經理說:“像一月份,盡管當時媒體上很多都在鼓吹‘積極’的投資策略,但有不少人來問哪些‘保本’的基金比較好。”
從“盲目”到“不跟風”,該理財經理認為這是基民投資心態成熟的表現,是從市場的跌宕起伏中歷練出來的,“見過世面,見過風浪,心態逐漸就好了”。
渠道鉚足勁 基金銷售試比高
而從渠道方面來講,今年亦有不少將基金銷售作為整年工作的重點。
新年伊始,招商銀行便在基金托管市場發力,連續托管兩只新基金,成為第一家托管基金數量超過20只的股份制銀行。
傳統上,基金銷售渠道一直為大型國有商業銀行所壟斷,而從去年起,隨著基金銷售市場的火爆和銀行渠道的擁堵,城市商業銀行也開始加入激烈的競爭。去年中郵儲成功托管中歐中小盤,招行在去年華夏盛世一天募集180多億的“營銷戰”中被稱貢獻大于五大行,就是最好的例證。
一城商行理財經理說,在傳統業務方面難以逾越四大行的形勢下,目前不少城商行都在把拓展中間業務作為重要的發展方向,在基金銷售上花大力氣那也是理所當然。今年基金審批改革,基金發行只是有增無減,中小銀行在爭奪這塊業務方面一定會竭盡全力開拓市場。
另一方面,在傳統大型國有商業銀行的眼中,今年的基金銷售似乎亦是一個重點。據稱,進入2010年,建行和交行都大幅提高了基金銷售計劃,最高的一家銀行的支行銷售任務較2009年提高了3倍。
一位接近工行內部的人士也表示,今年是工銀瑞信成立五周年,公司在產品銷售等方面將會開大馬力,而與其有“血緣”之親的工商銀行,作為傳統基金銷售的大佬,也會積極配合,爭取在今年的基金銷售市場上“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