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周報為什么推出“戰略會見廳”
理財周報副主編 汪恭彬/文
理財周報為什么要推出“戰略會見廳”呢?因為我們迫切地想知道,以及中國投資人想知道,目前管理著3.1萬億的機構投資者在怎樣思考目標和戰略,他們在怎樣構造與目標相適應的配置。
一切都變了。特別是在華爾街已經不成為偶像的時候。特別是金融危機把中國市場推到前臺的時候。
這個時候,中國必須有想法。機構投資者必須有想法。因為他們是中國金融力量中的力量。
這已不是過去10年的形勢了。那么,關于未來10年,他們又在想什么和做些什么?
這非常重要。因為他們的野心、能力、寬度,決定著中國基金行業的野心、能力和寬度。
理財周報“戰略會見廳”第一個推出的是南方基金總經理高良玉,因為他是中國基金業最早的一批人之一,他管理的南方基金是12年一直處于第一陣營的公司,他創造和創新了無數的第一。
另外,他也是面對新的10年,勇敢地反思、總結,而且主動去改動作的人。接下來,我們會一個一個地把這些重量級人物的想法和做法告訴你,包括范勇宏、肖風、葉俊英、趙學軍、鄧召明等所有基金的總經理。
這就是“戰略會見廳”的出發點。
我和高良玉并不熟稔,在大大小小的會議上見過,匆匆太匆匆。除了濃重的鄉音,談不上深的印象。
至今還記得一個比較清楚的對話是2008年中,當時許小松等干將去職南方。我也忍不住給高打了電話。
“人家要求進步,要去當總經理;只能放人了。”
聽的出來,高幽默風趣背后的無奈。
這之前和之后,是王立新、是鄧召明、是陸金海、是李旭利、是王宏遠……個個都是投資界的梟雄。
每個人離開南方都帶走一片天空。
高良玉偏偏不服輸,他不管人家的質疑,為何走出去這么多總經理,非要固執的說,“南方走出去的人有兩種,一種是人辭我,一種是我辭人”。
有人說老高自信又自負,與他早年得志有關。他自己在評價自己性格時也說,我個性比較要強。
他的一位老部下說,如果單打獨斗,在基金業的千軍萬馬中,老高一定是第一名,無人匹敵。
2009年11月4日上午9點30分,理財周報走進南方,戰略會見高良玉。我們的文字從老高的性格開始。
厲兵秣馬,向大師杯賽進軍
打高爾夫,80桿是業余水平,而70桿就是專業水平,60桿就是大師級水平,為了實現質的飛躍我們只有調整習慣動作;在全球資產管理界,我們要想使南方不但成為專業級,更要成為大師級選手,就必須對舊有管理模式進行變革。
理財周報:一位上海基金公司的總裁在評價前五大基金公司老總時說,你們的共性是具有進攻性。我想這一點在你身上有很明顯的烙印。從1998年籌建南方基金至今,歷經十余載,你的性格會不會有些變化?
高良玉:有人評價五大基金公司總經理性格上都比較敢作敢為,這一點我不否認。基金公司的治理結構是給外界形成這種印象的深層原因,目前幾家大的基金公司基本上都采用了總經理負責制的經營決策方式,這就決定了總經理在公司發展中發揮了比較重要的作用。作為經營管理者,每天會從公司內外部聽取大量的信息和建議,盡管這些聲音的出發點都是為了公司更好的發展,但我們最后能做出的決策只有一種。同時總經理必須對決策產生的效果負責,即使采納的建議產生的效果比預期差,也不能歸咎于提建議的人,畢竟決策是我們制定的,因此我們必須敢于擔當。
南方基金一直追求卓越,努力實現投資者利益最大化,一切工作都是圍繞這個目標開展的,這一點始終沒有變。如果說南方有一些變化,可能在一些管理方法、人員和組織管理上做了一些調整。
理財周報:假如我們以高爾夫球為例,如果高爾夫打到第二桿,可以用3號木攻,50%概率上果嶺,但果嶺旁邊障礙很多;如果保守點,3桿上會非常穩,這種時候,如果你是球手,你會采取什么方式?
高良玉:每個決策都面對著收益和風險的權衡,隨著經驗和心態的成熟,這個權衡的過程可能會發生變化,打球也是這樣。對于性格比較激進的人,剛學打球的時候往往會直接攻;剛管理公司的時候,也容易更傾向選擇進攻。當然,有些性格保守的人即使在剛開始學球時也會偏保守些。
假如我是球手,我基本上不會不顧一切的進攻,更多的會考慮勝算的把握和失誤的成本。有些時候打球感覺運氣好,手風順,可以抓鳥和老鷹,但也經常遇到下水或下沙,以致連PAR都打不到。不管遇到哪種情況,我想我都會總結,為什么要攻,成功的把握有多大,如果把握不太大,可能就不攻了。管理公司時間越來越長,盲目進攻的沖動就少了。
理財周報:大概多少的成功概率范圍內,你會選擇攻?
高良玉:這就是我剛才提到的勝算的把握和失誤的成本的權衡。一方面,從成功率上看,現在超過50%的勝算,我會選擇進攻,而剛開始打球有20%的把握,可能就要攻了,現在比以前更穩健些。
另一方面,從失誤的成本也就是障礙的傷害程度上看,如果前面是水,由于下水的要罰桿,僅有50%的把握我可能就不攻了;如果是沙,即使攻不上,影響也不大,哪怕比50%的勝算低一些,我能有應對解決的辦法時,我還是會攻的。
理財周報:這也是你管理南方的邏輯嗎?
高良玉:這和我們經營公司時的道理大致是相通的,決策前要充分估計成功的把握,以及效果不理想時的解決預案,留有余地。剛進入這個新行業時沖勁很足,創新嘗試了很多新東西,但隨著經驗的積累,更加清晰的認識到萬變不離其宗,核心是要做好風險和收益的評估。
比如,我們公司的投資理念也是沿著這個思路不斷完善的。優秀的投資管理人應該是能夠為持有人創造持續穩定的良好業績,我們研究了基金行業的發展規律,長期來看,投資中少犯錯、防范下行風險是最大化投資者利益的最重要因素,這對持有人的長期增值要比某一年或短期內的高排名更加重要。
理財周報:還想問一個問題,如果對自己每個預期都能判斷準確的話,是不是缺少了對未知條件的一種沖動、挑戰帶來的另外機會呢?
高良玉:以打球為例,我是不滿足于一直打80桿的水平的,為什么不能打70桿甚至60桿呢?80桿是業余水平,而70桿就是專業水平,60桿就是大師級水平。如果打球的成績長期沒有突破,就必須改打球的習慣動作才能有質的飛躍,這時我就會留心學習專業雜志上介紹的動作,并開始實踐。
在公司管理上也有這方面的特點,比如南方處于行業領先水平時,從沒有坐井觀天,而是常常會想如何使公司更上一層樓。不夸張地說,國內基金公司發展時間尚短,與國際領先機構比起來,我們冷靜地認識到自己還是業余組的選手。在全球資產管理界,我們要想使南方不但成為專業級,更要成為大師級選手,就必須對舊有管理模式進行變革。通過和國外先進公司的廣泛交流,我們發現更好的管理模式和更成熟的經驗,就會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積極借鑒。
不論是打球還是管理公司,這些嘗試性的調整、調動作短期內可能都會影響你的成績,但調整好了,會有一個顯著提高,并穩定在一個更高層次上。
理財周報:高總,我還是想問,你個人怎么評價你的性格?
高良玉:我的性格是比較主動性、敢作敢為。
蓄勢待發,南方基金調動作的能量將于2010年釋放
目前調動作最大、著手最早的是投研體系,包括投資理念的完善,基金經理的篩選、考核,投研新人的培養等,目前已經初見成效。2010年南方基金的表現值得期待。
理財周報:南方目前的形勢,是不是也處于調動作的階段,為未來的儲備、戰略和目標鋪墊?
高良玉:我們是在這樣做。縱觀基金行業成熟國家的發展經驗,人均GDP4000美元左右的時候是基金行業大發展的黃金時期,未來一兩年中國正處于人均GDP邁過4000美元大關的關鍵時點,中國基金行業也將迎來發展的主升浪。這輪發展將使得行業內以前的差距變得微不足道,因此我們必須在起跑的槍聲響起前練好內功,努力把握好歷史的機遇。
為此,我們從公司經營的各個方面總結改善:包括投資該怎么做,營銷怎么做,人員該怎么培養,隊伍怎么發展,以及激勵、考核制度的完善等等。目前調動作最大、著手最早的是投研體系,包括投資理念的完善,基金經理的篩選、考核,投研新人的培養等,目前已經初見成效。
理財周報:南方基金的整體運行,與你的預期、公司目標和公司架構適配能力如何?
高良玉:坦率講,缺乏優秀管理人員是基金行業遇到的發展瓶頸。人才是基金公司最寶貴的資源,發展12年來南方培養并積淀了大量高素質的專業人才,他們中的佼佼者提拔到了管理崗位上,但從過硬的專業人才轉型為優秀的管理人才是需要時間的。從公司層面來說,有正確的指導思想,關鍵還是要靠中層管理者的日常管理來實現,公司的一些想法,有時候落實效果不明顯,有時候會出現一些偏差。
公司正常的人員崗位變動是為了更好的配置人力資源,發揮各自優勢,形成更大的合力。但有些時候卻被部分媒體誤解為人才動蕩并大肆渲染,其實南方基金走的人,和同行業比并不多,但是到其他公司當高管、影響比較大的多,容易引起媒體關注。再有,一部分人是轉型調整崗位,并非離職,媒體在沒有弄清楚的情況下錯誤報道。而真正離開公司的人也有兩種,一種是個人提出辭職,還有一種是不適合公司發展,公司解聘,這樣的人離開反而有利于公司發展。
理財周報:調整過程需要多長?
高良玉:2009年投研體系和市場體系的團隊調整、制度完善已經基本完成。2010年南方基金的表現值得期待。
理財周報:產生能量的時間?
高良玉:這些改變估計2010年中期就會在各業務條線上體現效果。事實上,我們投資研究的調整工作著手最早,從2009年2季度起投資業績就已經大幅提高。
理財周報:高總,做基金公司,你的野心有多大?
高良玉:南方始終以“做投資者敬重的理財專家”作為公司發展的宗旨。具體來說,我們要把投資業績做得非常優秀,業務相對比較全面,培養高素質的、行業一流的隊伍。至于公司規模做多大,是上述多因素以及市場機遇等綜合作用的結果。
理財周報:南方是不是也為調整付出了很大的代價?
高良玉:調整過程中付出代價是難免的,客觀的講,南方整體的基金業績尚可,但缺少一兩只短期排名很突出的基金,在目前相對短視化的宣傳氛圍下,對我們是不利的。現在所有的調整都是按既定方針按部就班開展的,調整帶來的改進已經初露端倪,這次調整為以后的發展會打下一個很好的基礎。
這就像打球一樣,調動作期間成績暫時從80桿下滑到100桿并不可怕,只要調整后的水平穩定在70桿甚至60桿,還是值得的。
理財周報:你如何看待基金公司的治理機構?
高良玉:我們都知道,基金行業是知識密集型行業,人才是基金公司最寶貴的資產。但在目前的制度框架下,在基金公司現實的運作中,治理結構使資本往往凌駕于人才之上,難以體現人的作用。不少成名的基金經理轉投私募,背后一個重要的邏輯推力就是私募基金相對靈活的股權安排和分紅機制。
基金行業競爭激烈,壓力很大,管理層和員工付出了很多。你也應該注意到了,前一段時間基金行業好幾個人突然離世,這不是一個偶然現象,員工的工作壓力、競爭壓力太大。更加以人為本的治理結構可以推動行業更好的發展。
理財周報:有一種觀點認為,基金行業已經獲得了應有的待遇,基金行業近年來的發展主要得益于市場和制度,基金經理有高估個人能力的嫌疑。
高良玉:任何一個行業的薪酬都是是為了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激勵人才,一個崗位收入水平的高低不能簡單的看絕對數,而要看在同行業中的相對位置。受益于基金行業的快速發展,從業人員得到了應有的待遇,但與之相應的,管理團隊和員工其實是付出了很多。眼下經常被大家熱議的優秀公募人才出走到私募的現象,就反映了一個相對收入的問題,公募基金受社會關注度高,工作壓力更大,而在薪酬體制上相對私募又沒有太大競爭力。這樣對公募基金行業的長期發展,有很大的影響。
隨著時間的推移,初期創業、創造品牌的熱情可能會慢慢平靜下來。今后的發展是要給團隊、員工更大的空間。公募基金是為最廣大普通投資者服務的,私募產品門檻較高,是為富裕人群服務的,如果現有制度變不了,公募從業的性價比低于私募,就會導致優秀人才的流失,長期看就是損害了大多數普通投資者的利益,補貼了少數高端投資者。
正本清源,用長期穩定回報打造投資者敬重的理財專家
基金行業要返璞歸真,簡單說是要回歸本質的自然狀態,即把基金作為日常理財的必需品,使得基金公司在投資管理中進行真正的長期投資,使基金成為追求長期穩定收益的產品。
理財周報:你是這個行業的親歷者,怎么看待當下的基金行業?
高良玉:我們年輕的基金行業前途無限光明,但目前行業中難免存在一些短期的功利性行為,這對投資人利益和行業發展都比較不利。
比如,有些投資人還停留在炒基金的階段,所以會經常關注基金短期波動,關注市場波動。從統計數據看,快進快出的炒基金的持有人整體上沒能獲得超額收益,算上申購贖回和管理費用,實際上更是得不償失。
理財周報:基金公司如何才能成熟?
高良玉:簡而言之就是要尊重契約精神。通過契約來規范行為,做到有契約可依、有契約必依,比如,我們的產品契約還有待完善,要向投資者清晰展現出不同產品的不同收益特征,力爭使不同產品滿足不同的投資需求。我們經常談到的基金投資風格漂移,實際上就是產品特征不清晰,投資中沒有嚴格遵照契約要求。
基金行業要返璞歸真,簡單說是要回歸本質的自然狀態,所謂的自然狀態,即把基金作為日常理財的必需品,使得基金公司在投資管理中進行真正的長期投資,使基金成為追求長期穩定收益的產品。比如在歐美等發達市場,養老金投資是必需的,早已經成為每個人生活的必需品,而且投資回報的著眼點是長期的。
理財周報:南方基金的底線是什么?
高良玉:南方基金的底線,從公司來說,首先我們堅持誠信為本,對投資人言行合一,不做欺騙、誤導他們的事情;其次我們著力打造業內頂尖的團隊,要具有能夠勝任管理大規模資金的能力,同時要面向未來、面向國際化,適應高速發展的業務需求,具有管理海內外各類資產的能力;最后,我們還要做好對投資人的增值服務,除了業績回報外,我們努力做好溝通、咨詢工作,成為投資者值得信賴的理財顧問,回歸行業的本質。
理財周報:南方基金如何回到行業本質?
高良玉:目前我們的行業有些喧鬧,有些公司會為短期個別基金的良好業績大力宣傳,實際上這對投資者是不負責任的,也不利于行業發展。中國基金業的工作節奏和要求比任何其他國家都高,短視的宣傳加劇了公募基金的排名壓力,照這樣下去,業績好的基金經理以出走為解脫,更何談長期穩定的回報。優秀人才的流失,使行業成為練兵場,最終損害的是投資人利益。
南方桃李滿天下
八大精英各挑大梁
理財周報副主編 汪恭彬/文
南方基金是獲準運營的第一家基金公司,發行了第一只基金,第一只QDII……是首批擁有全牌照的基金公司。
從它的履歷看,在經過短暫的1998~1999年的熊雙文主政時代后,南方隨即在高良玉領導下步入輝煌。
老高敢于起用新人。1999年,時年26歲的王宏遠開始出任基金天元的基金經理,并代理投資總監;次年初,李旭利出任基金經理。
至2005年,一直是南方穩定發展階段。這段時間南方整體業績領先,規模排名穩居業內第一。
2005年底投資總監李旭利、研究總監蔣彤為代表的核心投研人物的離職。
投研核心人物去職后,2007年南方又爆發了一次市場核心團隊的集體離職,其中包括分管市場的副總許小松、分管年金業務的鄧召明、渠道部總監曹毅、負責產品設計的王瑞琨、負責客戶服務的王世偉及負責內勤的蘇波等相繼去職。
不愧是南方,即便如老高所說,一些人,一些事,離開南方,并非遠去的人無情,也有可能是南方的無意。
但這又怎么說呢?從南方走出,除了上文的許小松、鄧召明、李旭利、陳繼武,他們都是公募或私募的掌門人,另有初創時的王立新、馬志剛、陸金海和陳禮華,他們已分別是銀華、天同(離任)、寶盈和長盛的總經理。
高良玉和南方的8大金剛又該如何自處呢?
有人說,不管怎樣,老高往那里一坐,他還是我們的老板;是啊,老高的義氣、敢作敢為,誠如他自己所說的,本質沒有變化;
但多年風霜磨礪,老高的過度自信還是減了許多,接近他的人說,老高也開始反思南方的工作方式方法、管理文化。因而2009年成為南方的調動作年。
把羅賓遜·杰夫斯的詩句送給老高和南方:
“借給我從前
那巖石般堅強的力量,
我將送還你
飛向未來的翅膀。”
愿南方還是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