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易非 深圳報道
這里既有滿頭銀發的長者,也有出道不久的奶油小生,既有從基金、券商出來的大佬級人物,也有不見經傳突然火起來的新生代。與此同時,這里既有熊市虧損不超過10%、牛市收益穩定在前三分之一的私募產品,也有短短兩年時間,從100元的發行面值縮水了六成,最終被告上法庭的所謂“股王”。
但無論如何,由各路人馬匯聚的中國陽光私募基金短短5年間,已發行600多只產品,資產管理規模達600余億。這個行業正在不斷壯大。
在國外,對沖基金(hedge fund)被通稱為“刺猬”(hedgehog),除了缺少股指期貨等對沖工具暫時還不能做對沖外,中國的陽光私募與國外“刺猬”并無兩樣——都在不知疲倦地尋找堅果。
今年開年以來,中證陽光私募金牛獎評選調研小組闖進“刺猬叢”,通過深入調研走訪,其目的正在于探索如何打造有公信力的陽光私募金牛獎。前期三羊卓越1至4期集體清盤的案例真實地擺在面前,引發我們關注,中國的“刺猬”究竟能不能真正長壽。
私募境界高低有別
深入“刺猬叢”,可以發現其境界高下有別,差距非常之大。一批陽光私募基金著眼點更多的在實現管理人自身的投資理想,他們的共性是非常低調,與營銷相比,更看重對投資理念的追求。民森投資蔡明、尚誠投資肖華、明達投資劉明達等,便是業內較為推崇的代表。
比如民森投資董事長蔡明1994年就被譽為“操盤奇才”,這位當年名噪一時的年輕人現如今已人到中年,“這是實現我投資理想的一個平臺,我從不關注規模”。2007年4月成立的民森如今已有9個信托產品,形成了完整的前中后臺投資體系,把對風險的控制放在絕對首位。劉明達雖然2009年業績不錯,但他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短期內沒有擴大資產規模的打算,“投資人要求的收益過高會迫使資產管理人鋌而走險,我不會迎合這樣的客戶。”
需要看到,很多私募基金明顯存在著做大規模的沖動,不少對短期業績汲汲以求,希望藉此吸引更多的客戶,甚至會通過各種途徑去挖重組股,不惜踩著內幕交易的紅線做投資。投資對他們來說可能并不是一個終身的事業,賺到錢才是最關鍵的,一旦業績有些亮點,他們會迅速展開營銷,擴大資產管理規模。這一點近期我們已屢屢見到。
巴頓-比格斯在《對沖基金風云錄》里這樣寫道,“新刺猬可能曾經戰績輝煌,但照樣一敗涂地!比蛸Y產作為一家管理規模達15億元的知名私募,竟在同一日宣布將旗下4產品集體清盤,一系列涉案傳聞在坊間流傳,不能不說是比格斯這句話的最好注解。
遠離內幕交易危險紅線
“你一定要把那只股票的重組內幕搞清楚!蹦酬柟馑侥蓟鸬目偨浝碓陔娫捴性偃谘芯繂T。此前他們通過各種關系搞清楚某只股票的重組方案后,重倉介入,為凈值狠狠作了一把貢獻。在與客戶的交流中,他們也引以為傲。但這樣的調研顯然是踩著內幕交易的紅線跳舞。
數據顯示,目前單只陽光私募基金的規模普遍不大,多數在3000萬至8000萬元之間。研究人士分析說,管理這樣規模的基金,最有效的方式是精選個股,如果找到有重組題材或業績有爆發性增長的股票重倉持有,獲取超額收益應該沒有問題。
但問題接踵而來,怎樣找到這些爆發性增長的股票?會不會一不小心就踩上內幕交易的紅線?雖然不少私募基金熱衷于此,但還是有相當部分私募基金對此十分警覺。
“這種風險不可不防!本傲纪顿Y公司總經理廖黎輝說,“一家陽光私募基金如果頻繁地出現在重組股的股東里,那未免也太巧合了。”
中國證券報記者在調研中了解到,在海外有投資業務的某陽光私募基金聽說一收購重組消息之后,淡然處之沒有去買股票,并告訴客戶,“我們怎么能做這樣投機取巧的事呢?”這樣的案例恐怕很多機構都難以做到。
把發展寄托在挖掘重組股和題材股上,對基金自身的長遠發展其實并不利。廖黎輝表示,“如果這些私募基金規模做大了,到了十億或者幾十億元,還能找得到如此之多的內幕信息股嗎?”顯然這是不可能的,屆時沖著他們“高回報投資能力”去的持有人必定陷入失望。
事實上,立志長壽的“刺猬”在運作中不能有絲毫瑕疵。在監管日益國際化的大背景下,回避內幕交易,既是對持有人負責,更是對自己負責。業內人士以三秦“股王”陷入訴訟的“鑫鵬1期”基金為例,號稱“股王”的阮杰在投資運作中涉嫌用其為打擂的股票拉抬接盤,導致虧損累累,最終被客戶告上法庭,“202萬元竟然只剩下了80多萬元!逼淇蛻糈w女士悔不當初。
風險控制最為關鍵
國際上私募基金業績提成的通行標準是盈利的20%,國內的陽光私募亦是如此。但需要說明的是,國際上的私募基金都是對沖基金,可以利用期貨、期權等金融衍生品以及基礎證券之間的關聯性來對沖風險、賺取更高收益,國內的陽光私募因為缺少期貨、期權等對沖風險的工具,只能單向做多,并不能稱其為“對沖基金”。
“股指期貨在今年推出后,中國將誕生出真正意義上的對沖基金,陽光私募基金的比拼才會真正開始。”民森投資董事長蔡明、金中和投資CEO曾軍、智成海威總經理冷國邦等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用更簡短的話來說,今年將是中國對沖基金的元年。股指期貨推出之后,多空雙向交易不僅可以改變部分私募基金遇熊則亡的命運,而且還可能進一步推動私募基金整體的發展壯大。
但是陽光私募基金投資者的風險實際上在加大。多位陽光私募基金經理表示,在沒有股指期貨的時代,即使碰上了2008年那種大股災,投資者的股票投資滿倉跌下來,最多可能會跌去80%,但是推出股指期貨之后,私募基金如果不做好風險控制,一旦出現方向性巨虧最后爆倉,投資者可能會血本無歸。民森投資董事長蔡明建議,“以后投資者選擇陽光私募基金更重要的是要看它的風險控制能力!闭且驗槿绱,好買基金研究中心分析師提出,陽光私募基金在股指期貨推出之后,“謹慎的行動更值得贊許!
值得欣慰的是,在這次調研中,不少陽光私募基金均展示了自己較為完備的風控制度和投委會制度。在很多人的心目中,私募基金還不是總經理一個人對買賣股票說了算?但看起來并非如此。這在某種程度上也驗證了市場上“私募基金公募化”的說法。
勤奮是突圍的密碼
步入陽光私募基金這一行后,無論原來的經歷是多么顯赫,私募基金經理都必須以業績說話,要在不斷擴大的“刺猬叢”中脫穎而出,基金經理的勤奮必不可少。即使是名氣之大如民森投資蔡明者,亦是在努力學習,努力挖掘投資機會。淡水泉的趙軍對此有過一句形象的比喻,“投資就像上戰場,三個月不殺人就廢了!
在國外對沖基金經理們的勤奮程度也是客戶的關注重點。比如組合基金通常會遴選出多個對沖基金來構建一個組合,再把這樣的組合出售給沒有選擇能力的個人和機構。這些組合基金關注的不僅是業績數據,還有一些社會因素,比如觀察對沖基金的基金經理,是否在發財之后就變得懶惰和自滿。
武當資產田榮華的勤奮被業內公認,這正是他成功的重要原因。根據相關統計,田榮華管理的武當系列是2008—2009年的牛熊通吃者,在這兩年的大牛大熊中均能保持前三分之一。田榮華自己每天要看券商的研究報告上百篇,正是有了這種對市場熱點的廣泛跟蹤,武當資產才能形成“因勢而變”的風格,隨著市場狀況的變化靈活配置投資策略,并將投資標的盡量集中在最看好的個股上。
正如一個硬幣必然有著兩面,在陽光私募行業面臨大發展機遇的同時,魚龍混雜也是難免的現實,這都是一個行業成長過程中的必然,其中只有境界高者才能帶著投資者走得更遠。尋找中國長壽“刺猬”的路途也許十分漫長,但我們的信心不會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