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江沂 深圳報道
“從市場的表現看,資金面沒有太大的改觀,市場風格也就無法有太大的轉變。”經歷過上周一市場的高開低走之后,一位基金的研究總監坦言之前對股指期貨及融資融券的政策因素過于樂觀,而深圳的一位私募基金經理則因此斷定“中小盤股還能炒一段時間”。新基金發行依賴散戶,而機構客戶態度謹慎、年末分紅等因素導致基金手中“余糧”不多,大盤股行情推動乏力,有些基金因此更青睞定向增發。
基金彈藥有限
歲末年初,基金公司出現“分紅潮”,同一公司的幾只基金發布分紅公告就成了今年年初的風景線。不過,有基金市場人員向記者感嘆,“分出去1億,能回來(申購)3千萬就不錯了。”往年基金的現金來源大多來自基民的儲蓄搬家,但從過去的一年看,基民更像是把老基金的份額轉移到新基金里頭,總量則變化不大——根據銀河基金統計,2009年股票方向基金的數量從313只增長到408只,資產凈值總規模增長73%,但2009年基金份額僅比2008年底增加了5.9%,資產凈值增加較多但份額規模并沒有同比例放大,表明股票方向基金資產凈值的增加主要是緣于股票上漲的推動,這也說明2009年基金總的市場份額并沒有得到提升。
據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這與目前新基金銷售依賴散戶有關。從2009年下半年來看,機構現身新基金認購的比例下降,新基金的發行大多主打散戶牌。但散戶的認購心理是越漲越買,在市場持續波動難以看清方向的情況下,基金手中來自散戶的彈藥就越發有限,因此,一些基金重倉的大盤股難以持續發力,而在目前市場熱點的中小盤上,基金的話語權并無優勢。
獨辟蹊徑參與定向增發
從近兩周的基金倉位監測看,基金的倉位有所下降,除了準備分紅的因素外,有一個動向值得注意,即有些基金公司更愿意把資金投入到一級市場參與定向增發,去年12月,有9家基金公司超過60只基金參與了6家上市公司的定向增發;新年前兩周,則有廣發、富國、國泰等3家基金參與了兩家公司的定向增發。基金參與定向增發的熱情明顯較2009年10月、11月份要強烈得多。
其中,國泰、南方等老牌基金公司的熱情最為高漲。特別是國泰基金,近一個半月來就參加了三次基金的定向增發,而每次參與的基金都超過6只。從認購金額來看,大成藍籌基金認購蘇寧電器達到1.3億元,為近一個半月來基金認購額最大的定向增發項目。從單只基金看,以國泰金牛創新成長基金為例,近一個半月以來參加定向增發的資金就達到基金賬面價值的4.22%,比例相當可觀。
參與上市公司的定向增發,意味著基金手中的籌碼要被鎖定12個月,但目前基金卻仍然踴躍參與,這說明基金的流動性管理策略發生變化。有市場人士認為,基金積極參與定向增發,有可能是對近期市場表現難以滿意,相反卻看好公司股價的長期走勢,進而選擇打折發行的定向增發,相對而言是比較安全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