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5日一則消息打破了業界的寧靜。陜西高級人才事務所、陜西經理人俱樂部、西部經理人網三家單位聯合向社會發布的 《2009年陜西富豪貴族消費趨勢報告》中指出,目前財富過億元的陜西富豪約有1460人,過千萬的富豪有19200人,據不完全統計,西安個人資產超過500萬元人民幣的客戶已超過10萬人。
一時間關于這些高端客戶的理財成為業界的焦點。高端理財市場的“大蛋糕”引來各路“諸侯”的爭相搶奪。私人銀行聯手私募基金、基金“一對多”業務開閘、券商“小集合”的呼之欲出,無不劍指高端理財。
基金券商同登理財高地
有西安人士指出,由于銀行的產品比較大眾化,而且著眼點是長期收益,所以目前更可能的情況是,市場對高端客戶的競爭主要是在券商定向理財和基金專戶理財之間展開,對于此前已經出現的信托和銀行等金融機構理財產品則沖擊有限。
2009年理財市場一波三折。一方面,迫于市場壓力,金融機構使盡渾身解數推出各種花樣翻新的理財產品;另一方面,監管部門通過各種手段不斷規范理財市場的發展。而從2009年上半年整個中國經濟增長和中國A股市場的表現來看,也確實經歷了從“大憂”到“驚喜”的過程。事實上,無論是券商個人定向理財,還是基金專戶理財,都將理財服務著眼于“個性化”之上。相比之下,券商的服務側重點是為客戶提供投資顧問咨詢服務以及接受客戶委托進行股票等品種的投資。考慮到100萬元客戶參與的最低門檻,這樣券商針對的客戶群可能更寬泛。同時,券商在之前運作集合理財業務方面有了一定的經驗,在客戶的爭奪或產品的營銷渠道方面都比基金專戶理財有優勢。
然而,基金作為“專職”代客理財的工具,已經被眾多客戶認可,其品牌競爭優勢不可小覷。業內人士分析認為,設置門檻高、為資產達到一定數量的特定少數人進行服務,是基金、券商和銀行三大機構高端理財業務的共同特點。
銀行疾步私人銀行,基金券商同登理財高地,并“爭搶”古城有錢人,其競爭加劇已不可避免。而這也給高端客戶帶來了更多的驚喜:有了更多的對理財通道的選擇。
私人銀行遍地開花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古城西安產生了一批在社會經濟中越來越具有影響力的不斷壯大的高收入群體。這一群體對財富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08年在遭遇了“金融海嘯”后,越來越多的富裕階層也越來越青睞具有穩健理財風格的中資私人銀行。而在高端資源的爭奪上,銀行、券商早已未雨綢繆占盡了上風。
建設銀行的第一家針對陜西頂級高端客戶的“財富管理中心”成立于2007年10月18日,建設銀行“財富管理中心”采用的是會員制,入門門檻為金融資產300萬元人民幣以上。
據記者了解,相對于建設銀行300萬元,西安其他銀行貴賓理財的門檻則高低不等,相差也比較大。外資銀行東亞銀行西安分行、匯豐銀行西安分行高端客戶的標準為100萬元人民幣或等值金融資產;招商銀行西安分行貴賓理財一般定義為“金葵花”客戶,標準為50萬元人民幣;工商銀行推出的“理財金賬戶”,為人民幣20萬元以上或等值資產的客戶提供貴賓理財服務;中國銀行“中銀理財貴賓卡”和交通銀行的“交銀理財貴賓卡”,目標客戶均為存款為人民幣50萬元以上或等值資產的客戶。隨后私人銀行服務撇開了肇始之時的摸索與嘗試階段,其名稱也由原來羞答答的“財富管理中心”一躍而為“私人銀行”并由此進入了全新的“另類道路”階段。
繼中信銀行首開私人銀行業務、中國銀行在西安首家成立私人銀行后,招商銀行、東亞銀行等行的私人銀行也進入了最后籌建階段,西安銀行業紛紛爭搶私人銀行蛋糕。2009年9月28日東亞銀行(中國)有限公司高調宣布正式啟動私人銀行業務,為西安當地高端客戶提供個性化財富管理服務。西安財經學院的董教授告訴記者,西安的個人理財正在進入“富翁時代”,一場看不見“硝煙”的高端客戶爭奪戰已在古城悄然打響。 本報記者任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