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李湉湉
自從私募發行一舉跨入“10億俱樂部”、并接著把首募規模“從心所欲”地提高到12億元后,“很公募、很強大”的驚嘖之聲一片。對于“私募公募化”的現象,是否應該擔心?這種擔心是“酸葡萄心理”還是真有必要?記者為此采訪了多位業內人士。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業內人士對“私募公募化”的積極之處肯定頗多,擔心則主要集中在:“私募公募化”會急劇增加私募的資產管理規模,在私募本來就存在內控監管等“制度短板”的背景下,私募的灰色地帶可能大大增加。
有益競爭
深圳一家大型基金公司人士說,借助銀行渠道后,私募的規模會在短時間內發生數量級變化,并增強和公募競爭時的話語權。“從資產管理行業的發展來看,這樣的競爭總是有益的。”更有公募界人士坦言,業界大可不必為私募話語權的增加而忐忑,而是應該以更開放的心態面對后起之秀的競爭。“現在,連新財富最佳研究員排名私募都能投票了,早就不是公募基金的‘家天下’了。”上海一位基金經理認為,通過“公募化”的手段,私募的資產規模會迅速提升,對人才的吸附能力也進一步增強。“這會對公募基金形成人才壓力的‘倒逼’,促進公募基金改革激勵制度,想辦法留住核心人才。 ”
“‘公募化’包含兩個方面,一是在公司管理方面的公募化,第二是產品類型的公募化”。深圳一家私募說,“私募公募化如果只是對公司管理和從業人員有適當的約束,這肯定是有益的。因為,公募基金堪稱目前國內最透明、規范的行業,而公募基金近年來的迅猛發展也得益于此。 ”
制度短板
“但是,如果私募公募化讓私募沒有機會發揮自己的風格、降低私募產品的靈活性,比如限制交易人的換手率、集中持倉比例等,則不利于資產管理行業的多樣性和長期發展。”前述私募話鋒一轉,道出隱憂。
而對于私募資產管理規模的快速增長,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出擔憂。有券商基金研究員指出,私募是以業績報酬的收入為主,如果今后私募的規模越來越大,只靠管理費就能“喂飽”,豈非跟公募一樣?資產管理規模的增加可能導致私募缺乏追求絕對收益的動力,影響投資者的利益。另一方面,在私募本來就存在內控監管等“制度短板”的背景下,隨著規模的膨脹,私募的灰色地帶可能大大增加。對于“灰色地帶”,有人士解讀說,私募的集中持股限制本來就更寬松、操作更隱秘,如果私募手里有錢了,會不會產生出更多的“坐莊”心態,想要操縱股價?
對投資人的門檻的變相降低、不同級別的投資人混雜,業內看法多偏謹慎。某私募的看法具有代表性,他認為,私募的不透明機制是私募生存的基礎之一,在這種機制下,私募可以比較私密地操作,發揮某種風格到極致,所以,“私密的操作手法”和“投資者的大眾化”是不匹配的,通過變相降低門檻來做大規模不利于私募行業的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