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華財經(編輯整理 那娜)--據中國證券報12月24日報道,2009年股市大幅反彈使一度陷入困境的基金發行市場迅速轉暖,全年新基金募集總規模近4000億份,較2008年翻了一番,接近上一輪牛市時的水平。
基金發行迅速回暖
在政府強有力經濟刺激政策的推動下,2009年中國經濟實現了V型反轉。同時,寬松貨幣政策使得流動性異常充沛。在這兩大因素的刺激下,今年股市大幅反彈,截至12月23日,今年以來上證綜指上漲68.81%,深成指上漲97.57%。
股市的反彈使基金業績明顯提升,股票方向基金賺錢效應再度顯現,投資者情緒被有效激發。2009年基金發行市場較2008年明顯回暖,WIND統計顯示,截至12月23日,今年以來117只新基金募集總額達3540.69億份,平均募集規模為30.26億份,分別較2008年的1799.5億份和17.48億份翻了近一番。值得注意的是,嘉實基本面50指數基金和博時超大盤ETF等7只新基金將于年底前結束發行,預計有望再帶來200億份左右的發行量,使得2009年的新基金募集總額接近4000億份。而處于牛市的2006年和2007年,新基金募集額分別為4026.26億份和4073.04億份,今年的基金發行情況已接近上一輪牛市時的水平。
指數基金大幅擴容
2009年的基金發行市場上,指數基金成為最大的贏家。截至12月23日,今年已發行指數基金26只(包括聯接基金),募集總規模達1346.29億份,占全部新基金募集總額的三分之一,也接近2008年底指數基金的總規模1582.33億份。
分析指數基金大發展的原因,除監管層大力扶持的因素,也與指數基金今年業績優異和基金公司的重視密不可分。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數據顯示,截至12月22日,標準指數型基金今年以來平均凈值增長率達76.89%,遠超股票型基金的59.92%和偏股型基金的54.37%。德圣基金研究中心認為,在股市強勢上漲階段,主動型股票基金平均倉位最高也只在84%左右,而指數型基金平均倉位一般在95%以上,使得主動型基金難以跑贏指數。
另一方面,指數基金管理成本低,產品透明,隨著國內投資者的成熟,指數基金的認同度越來越高。隨著國內大型基金公司將綜合型資產管理公司作為發展目標,指數基金在產品線中的地位有所提升,2009年華夏、嘉實、易方達、博時等國內前十大基金公司都發行了指數基金。
相對于指數基金的“得意”,債券型基金則成為2009年的“失意者”。同2008年1028.3億份的總發行規模和57.14%的發行規模占比相比,2009年19只債券基金只發行了426.55億份,只占全部新基金發行規模的12.05%。
馬太效應日益明顯
大基金公司在新基金發行上強者恒強,是2009年基金發行市場上的另一大特點。
WIND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募集規模超百億的6只新基金中,華夏和易方達各占兩只,嘉實擁有1只。另外,博時、南方所發行的新基金也在今年新基金發行中位居前列。前五家基金公司旗下的11只新基金首募超過1195億元,占據全部新基募集額的三分之一。
經歷了大牛市和大熊市的洗禮,大型基金公司強者恒強的特點在國內基金業中表現得越來越明顯。同時,品牌正成為投資者選擇基金的重要依據,大型基金公司的歷史相對較長,品牌培育方面的力度更大,相對而言投資者更加信任大型基金公司。另一方面,大公司通常在渠道培育方面有較深厚的積累,因此在新基金發行上占據一定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