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閆 錚
雖然基金口頭上一再表示對創業板的興趣不大,但實際上,基金一直沒有放慢參與創業板的腳步。
12月23日,深交所公告,本周五即12月25日,創業板第二批8家公司即金龍機電、同花順、寶通帶業、鋼研高納、超圖軟件、中科電氣、天龍光電、陽普醫療將會掛牌。
WIND數據顯示,基金在這8家上市公司IPO的過程中,表現較為活躍,總獲配資金量達2.87億元,平均每只股票基金的獲配金額達3500萬元。相比第一批創業板28家上市公司IPO過程中,基金平均獲配的3700萬元資金量相比,相差無幾。
部分基金研究人員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市場的震蕩行情,讓基金獲利機會較少,參與創業板“打新”也是基金的無奈之舉。而基金無意長期持有的短炒行為,或將帶來12月25日第二批創業板股票上市首日的股價波動。
自創業板推出以來,共有兩批創業板上市公司已經或即將掛牌,兩批合計共有36家上市公司。WIND數據顯示,基金在第一批創業板上市公司IPO過程中的獲配資金量為10.52億元,平均每只股票的獲配資金量為3700萬元。近日即將掛牌的第二批創業板上市公司共有8家,每只股票基金的獲配金額達3500萬元。相比此前,基金的熱情幾乎別無二致。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之前,曾有多家基金公司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并無意參與創業板。其中上海一家基金公司的回復頗具代表性。該公司表示,創業板籌備之初,該公司曾專門組織相關投研人員對該板塊進行研究,研究結果顯示由于創業板的股票普遍存在盤子較小,資金容納性較差的現象,實際投資意義不大。該公司認為,當創業板形成一定規模后,以指數型基金的產品來參與創業板可能是一種比較適宜的方式。
不過即便如此,基金的對創業板的“打新”一直熱情較高。同時,有跡象顯示,基金等機構資金在IPO過程中成功獲配后,有迅速拋出的跡象。數據顯示,首批創業板上市公司股票上市首日,換手率均超86%。部分研究機構的數據監控結果顯示,在創業板首批公司上市首日,機構資金出貨意圖較為明顯。
一位基金分析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的采訪時表示,由于手握大量資金,基金在參與上市公司的IPO過程中,具有天然優勢。8月以來,基礎市場震蕩調整,基金的投資機會漸少,因此,“打新”成為基金的獲取超額收益的重要手段。而基金“打新”并不是看中的該股的長期投資價值,短炒行為可能帶來的股價波動需要投資者謹慎關注。
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共有389只基金參與各板塊股票的IPO。其中,今年參與IPO次數最高的基金,參與次數達93次,幾乎參與了全部的新股I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