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經緯
2009年,基金界“老鼠倉”事件頻發,證券界也爆出分析師違規代客理財的丑聞。輿論紛紛譴責,并很大程度上將這些事件的原因歸結于當事人的道德問題,那么真的只是道德原因嗎?
從年末回看,8月份的監管風暴成果甚豐。當時,深圳證監局對轄區內基金公司進行大規模調查時,景順長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旗下原基金經理涂強,長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旗下原基金經理韓剛、劉海三人被“抓了現行”,涉嫌利用公司信息從事內幕交易。
在此之前,融通基金公司原基金經理張野被查,張野兩年間操作其實際控制的“周薔”賬戶,先于融通公司有關基金買入或賣出相關個股,為“周薔”賬戶實現盈利900多萬元。
而在上海,海通證券機械行業首席分析師葉志剛因涉嫌代客理財而遭到監管層的調查。但事實上,據幾位券商研究所所長透露,并非只有葉志剛一人被查,另有數家研究所研究員被查,涉及的研究員所在公司不乏實力券商,甚至某家券商不止一名研究員被調查。
事實上,證券基金界很多人士都認為,基金“老鼠倉”和券商分析師違規代客理財是業內普遍存在的現象。業內人士透露,每年都會有些行業人士轉戰私募行業,而其中有些人在離開前就多被議論從事違規活動。如南方某券商研究所負責人在2008年就曾被傳出涉嫌代客理財,最終辭職投身私募。而在2009年末,又有某家大型券商首席分析師辭職轉戰私募。
某券商研究所投資總監對CBN記者表示,這些基金經理、分析師每天都在和股票打交道,不受誘惑是不可能的事。
鑒于目前“老鼠倉”行為的頻繁曝出,上海證券交易所目前正積極研究建立相關模型以監控“老鼠倉”行為。
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吳曉靈認為,投資基金本質上是信托關系,“老鼠倉”頻發是欠缺契約精神的表現,不管這種違約是否造成損失,都應給予必要的行政處罰或刑事處罰,這樣才能更好地約束基金管理人。
很多人將基金經理的“老鼠倉”行為以及分析師的違規代客理財歸結為這些當事人的道德問題。但原明星基金經理,現上海重陽投資管理公司合伙人李旭利卻認為,最近因為“老鼠倉”的問題越來越多,對于基金經理和投資研究人員的管制也越來越多,很多人成為“老鼠”是因為這些人沒有什么機會處理個人財務問題,倒不一定是道德敗壞。
李旭利還認為,過度的監管是導致很多投資研究人員離開公募基金的主要原因,而這種逆向選擇已經開始約束基金行業的發展。
也有證券業人士表示,與其像目前的嚴加檢查但還是問題頻出,不如允許證券從業人員進行證券投資,只要及時進行申報投資情況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