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李
雖然無法與女裝潮流的變換速度相比,但基金行業也有它自己的時尚。2009年,基金界的時尚標簽無疑是指數基金。
2009年,指數基金的發行速度已經遠遠刷新了往年的“九月一發”,熱鬧時甚至達到“一月九發”,可謂盛況空前。指數化投資從大公司向中小公司蔓延,從A股基金向QDII蔓延。
據統計,2009年初至今,共有28只指數基金發行,首發規模累計為1281.8億元。而2005至2008年這四年間累計發行的指數基金不過才11只,首發規模也只有265.82億元。
更讓人驚訝的是指數基金發行的密集程度。2009年以前,歷史上發行指數基金最密集的年份是2006年,當年共有6只指數基金先后成立,其中包括4只ETF;2007年的大牛市中,僅有一只指數基金成立;2008年也僅是在年底成立了2只指數基金。2009年,指數基金突然大放異彩,在上半年指數基金投資收益持續領先的帶動下,指數基金越發越熱,9、10月出現小高潮,分別有7只和5只成立。
實際上,對于基金公司來說,指數基金并不算利潤豐厚的一塊業務,它的管理費普遍偏低,大約為主動型股票基金的一半。發行一只指數型基金,按照今年的渠道行情,議價能力一般的基金公司基本要搭上基金頭一年的管理費。
這類產品之所以在今年大行其道,背后自有基金公司的考慮,比如完善產品線、沖規模、跟風搭便車等等。最重要的原因則是,在2007年的單邊牛市中,絕大多數主動型基金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卻跑不過“以逸待勞”的指數基金,因此,當站在1664點的地板上時,基金公司與監管部門一個共同的反應就是:發指數基金。
很多公司在推銷指數基金時說辭相似,大體為海外市場十幾年的數據統計下來發現主動型基金跑不贏指數基金。巴菲特的語錄也常常在發行期被搬出來:“不買指數基金是你的錯”——搞得投資者們都不好意思一錯再錯。不過,本著稍微嚴謹一點的態度來看,在中國,指數基金是否真的能戰勝主動型基金呢?
這里真的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由于大部分指數基金是在2006年成立的,我們選取2007年初至2008年底成立的136只股票型基金的業績數據來觀察,結果前30名沒有指數基金。表現最好的是華夏中小板ETF,其間收益為18.09%,有32只主動型基金超過了它。表現次之的深證100 ETF則排在第78名,而在后30名的區間里,可以密集地看到滬深300、上證50等指數基金的身影。
華泰證券分析師胡新輝在比較了2003年至今的上基指、深基指及滬深300指數的收益后認為,長期來看,主動基金優于指數基金,原因在于我國股市并非有效的,低效率的市場給了主動基金更多創造收益、避免損失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