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遠香、徐永
管理專戶“既不得名,又不得利”,投資經理多為新手上陣,投入產出不成比例
僅僅過了兩個月,喧囂一時的基金專戶“一對多”業務迅速降溫,在發行遭受冷遇的同時,業界對“一對多”業務的態度也發生了180度大轉折。
自9月伊始至11月初,共有34家基金公司的104只“一對多”產品獲批,其中,靈活配置型的數量達到87只,占比達83.6%。早在投入運作前,市場一致預期“一對多”產品能“在上漲階段抓住收益,在下跌期間回避風險”,其業績回報將會高于公募基金。不過,《中國經營報》記者從多家基金公司專戶部人士了解到,截至目前,“一對多”的業績情況并不理想。
黯然失色的成績單
9月是專戶“一對多”產品扎堆發行的高峰期。時至今日,產品投入運作已有兩個月。不過,對于這塊曾經寄予厚望的業務,基金公司們目前并沒有交出一份亮麗的成績單,相反,坊間盛傳的卻是部分基金公司的“一對多”產品已經跌破了保本線。
“確實有一些基金的專戶‘一對多’比較激進,出現跌破初始面值的情況。”深圳一家老基金公司機構理財部副總經理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有些基金對外宣傳專戶的業績良好,但私下交流卻發現旗下大多數“一對一”和“一對多”產品的業績都很差,“市場上漲期間遠遠落后于指數,市場下跌時期也不能抵抗風險。”
由于運作時間很短,記者接觸的多家基金公司專戶部人士均不愿意透露具體的業績回報,只表示公司比較保守,凈值還在面值之上,有1%~2%的收益。“專戶不可能有好業績,規模小,又怕虧錢,風險大的股票不敢搞。”國內一家排名前十名基金公司的副總經理直言,“一對多”的運作情況不理想。
目前,基金公司的專戶部同時管理著“一對一”產品和投資顧問類產品,這些產品的業績回報可以從側面反映出專戶的投資水平。
“我管理的一只投資顧問類產品,規模超過4億元,6月份成立,收益最高時有6分錢,現在凈值回到面值,收益為零。”深圳一家大型基金公司的投資經理說,公司不少的專戶類產品都如這只產品一樣,隨著市場指數坐了一趟“過山車”。
其他基金公司也呈現類似的情況。“我們有一單專戶‘一對一’是6月份開始運作的,回報最高時掙了2毛錢,但到10月底為止,虧了3分錢。”國內另外一家大型基金公司專戶部人士透露,公司專戶的業績并不是很好,部分產品微利,但還有一些產品仍是虧損的。
自9月1日至11月12日,上證指數上漲19.60%,而9月1日開始成立運作的私募產品重陽3期業績回報超過15%。與之相比,基金專戶“一對多”不到5%的收益,難免顯得“黯然失色”。
不過,在9月宣傳發行期間時,基金公司紛紛宣傳由優秀的基金經理或投資總監掌舵,為何專戶“一對多”的業績并沒有預期的亮麗?
明星掛名,新手擔綱
“專戶‘一對多’擔綱的是年輕人,他們沒有經驗,很可能會出現兩個極端,一是很保守謹慎,二是太魯莽冒進。”某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這正是“一對多”業績不起眼的真正原因。
深圳一家大型基金公司的明星基金經理向記者透露,大多數基金公司的專戶“一對多”都是一些新人在管理,他們普遍是資深研究員或交易員,但之前并沒有資產管理經驗。“我原本有兩個助理,現在都提拔為投資經理了,并且每個投資經理管5個賬戶。”
當初為了推銷“一對多”產品,各基金公司紛紛打出明星基金經理的金字招牌,但事實上,“明星基金經理掛名,新手操盤管理”的策略今日卻被普遍采用。前述深圳明星基金經理所在的公司,在宣傳中表示“一對多”產品將由專戶部投資總監和一位投資經理一起管理,但實際上真正管理的只是投資經理。
“投資總監要負責社保賬戶,社保投資不允許基金經理同時兼職管理如此多的賬戶,他只是掛名而已。”在他看來,由明星基金經理或投資總監掛帥就是為了吸引人氣,增加產品的賣點,“這也是基金公司普遍采取的營銷策略。”
不過,基金公司讓新手管理專戶“一對多”產品,也是不得已而為之。自2007年以來,基金業快速膨脹,新基金、投資顧問類產品、專戶“一對一”、專戶“一對多”產品不斷發行,基金經理普遍都由一人管理一只基金經理變成同時管3只基金,人手不夠只好從研究員中提拔。
“我現在管著兩只開放式基金,同時還要管兩只投資顧問類產品,規模分別為5億元和12億元。”前述深圳的明星基金經理說,一個基金經理管理兩個產品還可以兼顧,但管理4只產品后,重心都放在開放式基金上,很難兼顧投資顧問類產品,這也是產品業績不佳的主要原因。
這還不是最“繁忙”的基金經理。據《中國經營報》記者了解,有些基金公司專戶部的投資經理,“一個人就管著40個債券的賬戶”,任務輕一點的也要同時負責30個賬戶。
其他基金公司也存在類似的人手緊缺情況。“公司的專戶部只有幾個人,專戶規模也才幾億元,一個人管理5個賬戶是沒問題的,投資經理只需要填單子下交易指令就行了。”一位負責投資的副總經理更為直接地告訴記者,專戶“一對多”只能讓新手“練練手”,因為它吸引不了有經驗的基金經理。
“專戶要做出好業績是需要費很多心思的,但公司方面不可能給投資經理開出單獨的激勵機制。如果給投資經理提成,公司沒辦法平衡基金經理和研究員的收入。”前述副總經理說,缺乏激勵機制的專戶管理,甚至還比不上公募的平臺。
而在基金經理眼中,由公募轉到專戶,也是一筆不劃算的買賣。“市場還是資金推動,管理著上百億元資金,很有成就感。到上市公司調研,董事長熱情接待;但管著幾億元的資金,去調研也沒人理你。”上海一位基金經理認為,到專戶做投資經理,實際上是“既不得名,又不得利”。
“投入產出比太低”
實際上,無論是并不起眼的業績單,還是由新手來管理基金公司的新業務,這些都只是表象,真正的原因,也許還在于這項業務給公司帶來的利潤貢獻度低。
“專戶‘一對多’成本高,回報低,投入產出比太低了,我們公司不會在這方面投入太多精力。”當各家基金都沉浸在專戶“一對多”產品的喧囂中時,華夏基金一位渠道經理在閑談時表示公司對專戶“一對多”的態度。
有這個認知的并非僅僅一家公司。“專戶‘一對多’成本高,規模小,掙的錢又不多,如果再配置大量的人力、物力,公司會虧本的。”前述大型基金公司的副總經理不客氣地指稱“專戶只能是公募的一個補充”,公司對“一對多”業務并不是特別重視。
基金公司當前的冷淡,與上半年籌備“一對多”業務的熱切,有著明顯的區別,是什么使得基金公司的態度發生了如此大的轉變?
“基金公司是企業,都是利益驅動,業務的利潤貢獻程度,決定了這塊業務的資源配置比例。而目前公募是基金公司最為掙錢的領域,自然成為人力、物力配置傾斜的方向。”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行業研究員表示,有些基金在年初確實想把專戶“一對多”業務做大,但后來發現投入高、難度大,最終形成了目前的尷尬局面。
事實上,專戶“一對多”的發展與基金公司最初的預期很不一樣。早在年初籌備時,基金暢想的是憑借公司品牌,“一對多”單只產品的規模能募集到10億元~20億元,但真正募集到手的產品中,規模最大的也只有4億元左右,有些甚至是只有5000萬元多一點,更有一些基金公司的“一對多”產品募集還沒有5000萬元而宣告募集失敗。
發行“寒潮”讓基金意識到“一對多”產品仍然需要培育市場,很難在短期內取得規模效應。與此同時,與銀行渠道的高成本合作,也超出了基金的預期之外。
在基金公司以建設銀行(601939.SH,0939.HK)為代銷渠道發行的“一對多”產品中,固定管理費為2%,但其中的75%(即資產管理規模的1.5%)由建設銀行所得,基金公司只能獲取5%的管理費;而基金公司與工商銀行(601398.SH,1398.HK)合作發行的“一對多”產品,普遍收取1%~1.2%的管理費,其中的70%歸工商銀行所有,此外基金還需要支付工商銀行約1%的銷售服務費。兩者相加,基金公司需要支付相當于資產管理規模1.6%~1.8%的費用給工商銀行。
由于銀行收取了基金公司“一對多”產品大部分管理費,基金的利潤來源只能指望業績提成。但這部分的回報依然很難有高收益。目前,“一對多”產品提取的業績報酬普遍為20%,但業績比較基準為5%~8%,這意味著只有產品取得超過約定的5%~8%的收益后,才能拿到業績分成。
以發行規模最大的“一對多”產品4億元為例,假設一年凈值上漲35%,扣除掉5%的業績基準后,30%的回報部分可以提取的業績報酬為0.24億元。而一只規模為50億元的公募基金,以1.5%的管理費來收取,一年能旱澇保收得到0.75億元。相比之下,規模普遍還不到1億元的專戶,很難“掙到錢”。
但并非所有基金公司都對專戶不重視,也有少數公司配備了較好的人力資源。“初期只是大轟炸階段,接下來還是會分化。”前述不愿署名的研究員表示,有些基金公司確實是表里如一,配置了比較多的人手來管理專戶“一對多”,希望能把這業務做起來。但這需要“時間的檢驗和洗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