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元
10月19日,市場傳出外管局近期或將放開一批QDII基金的外匯額度。
同時,基金公司備戰QDII基金的工作也加快了腳步。比如近期鵬華基金與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公司(MSCI BARRA)簽訂了一系列指數使用授權協議,目的是為了今后的QDII基金產品開發,這是繼南方基金與道瓊斯、國泰與納斯達克簽署指數授權協議外曝出的第三例。
據業內透露,包括華夏、嘉實、易方達等十多家基金公司都在尋求和海外指數開發公司合作。深圳某大型基金公司國際業務部總監表示,接下來的QDII基金產品有望告別投資顧問時代,將進入指數化時代,其被動化投資趨勢明顯。
至此,QDII基金第二批雖未出海,但糧草已然先行。通過各個基金公司準備工作可以預見在QDII基金中,除了投資顧問模式外、前期推出的量化投資模式,以及現在積極抓緊上馬的掛鉤海外指數產品等三種模式在今后出海的QDII產品中將并行。
投顧模式在動搖背后
QDII基金近期再度成為行業內關注的熱點。一方面是行業內又有新的基金公司獲得QDII資格,比如長信基金10月9日收到了QDII資格獲批的文件,獲準開展境外證券投資管理業務,具備QDII資格的基金管理公司增加到30家。
另一方面,最近一個多季度QDII基金表現超過A股基金。三季度上投摩根亞太優勢、工銀瑞信全球配置、交銀環球精選、華夏全球精選的凈值增長率分別為15.08%、13.59%、13.36%、10.71%,均超過投資A股的偏股基金最好成績。近期,道指突破10000點大關,更帶動了全球股市的上漲,QDII收益明顯。
但即便這樣,截至10月19日,9只存量QDII基金中仍有6只基金凈值在1元之下。投資者仍然對QDII基金心存戒心,據WIND統計,QDII基金每個報告期均出現整體性的凈贖回態勢。較之去年2季度末,不包括交銀環球精選的其他8只QDII基金份額為1168億份,今年中期減少至1093億份。中國的投資者仍在贖回QDII基金。
而基金公司自身也對QDII基金的業績不滿,重要表現就是炒掉投資顧問。今年以來,已經有三家QDII基金解除了同海外投資顧問合作的協議。比如9月1日嘉實海外中國發出公告稱,解除與德意志資產管理公司簽署的投資顧問協議。
此前工銀瑞信公告稱,從2月23日起解除與瑞士信貸資產管理公司的投資顧問協議;南方基金公司于2009年7月6日起解除與梅隆全球投資有限公司簽署的投資顧問協議。
業內人士透露,解聘投資顧問團隊,基金公司要支付一筆可觀解聘費。并且工銀瑞信基金公司和嘉實基金公司聘用的都是公司外資股東作為投資顧問。
新征途上的“戰車”
在解聘海外投資顧問的同時,國內基金公司出現了另一種海外投資的思路:指數基金。
今年2月26日,國泰基金宣布,其與納斯達克OMX集團簽署獨家許可協議,使用納斯達克100指數在中國開發場內交易產品。
緊接著,3月份南方基金表示,已與美國標準普爾簽署排他性協議,計劃開發指數化QDII基金產品,跟蹤標準普爾500指數。
近期,鵬華牽手摩根斯坦利資本國際公司(MSCI BARRA),所購買的授權指數包括摩根斯坦利美國指數(MSCI USA Index)、摩根斯坦利歐澳亞遠東指數(MSCI EAFE Index)、摩根斯坦利新興市場指數(MSCI Emerging Markets Index)。
至此,除了標普、羅素,國際著名的幾大指數公司均與中國基金公司合作。而記者從業內了解到的情況顯示,華夏、嘉實等近10家基金公司正在同海外的這些指數公司進行洽談。
上述深圳某基金公司國際業務部總監稱,基金公司QDII業務鐘情指數基金可以避開投資中外投資文化的沖突。此外,對于中國基金公司而言,這是國家化的必由之路。他認為,由于海外市場龐雜,投資標的眾多,基金公司已經無法做到去各國,各個公司調研。而指數基金可以解決這個難題。其次,從成本考慮,購買指數授權后,節省了調研費用及投資團隊的開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