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欣
借著上半年的大漲行情,指數基金也以平均收益整體超出主動投資型基金而火爆熱銷。進入9月,指數基金密集發行勢頭不減,正在發行或即將發行的指數基金有10多只。然而,在投資者忙著比較絕對收益率的同時,指數基金最應該被關注的一項指標——跟蹤誤差卻一直被基民忽視。
基金業內人士表示,對于被動型指數產品,跟蹤誤差最能衡量基金公司和基金經理的指數管理能力。而最近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在今年上半年上漲最快的ETF(交易型指數基金)中,跟蹤誤差最大者和最小者相差超過10倍。
誤差最大相差10倍
由于指數基金按照指數構成標準購買股票,因此,在大多數投資者眼里,被動投資的指數基金相差無幾,只是所跟蹤的標的指數不同。此外,投資者也存在一定的認識誤區:既然屬于被動投資,指數基金簡單跟蹤指數的操作行為與基金公司管理能力無關。
但事實并非如此。同樣是被動投資,指數基金跟蹤誤差依然差別很大。銀河證券分析師馬永諳表示:“從專業評價的角度看,對指數基金最重要的評價標準還是要看跟蹤誤差。”所謂跟蹤誤差,是指基金收益率與同期標的指數漲跌幅之間差值的標準差。一般而言,跟蹤誤差越小,證明指數基金運作越精確規范。
德圣基金研究中心統計顯示:截至9月10日,指數基金近一年內的跟蹤誤差多在1%以下,只有長城久泰中標300(200002.OF)、銀華道瓊斯88精選(180003.OF)和富國天鼎中證紅利(100032.OF)的跟蹤誤差超過1%。其中,長城久泰中標300的跟蹤誤差高達4.359%;華夏中小板ETF(159902.OF)跟蹤誤差最小,只有0.333%。兩相比較,最高和最低之間相差超過10倍。
對于普通指數基金,業內比較認可的正常跟蹤誤差值一般在2%~3%以內。而即使以滬深300指數為同一標的滬深300基金作橫向比較,跟蹤誤差也有高下之分。
好買基金研究中心研究員曾令華的研究表明:9只滬深300指數的基金在招募說明書中規定的日均跟蹤誤差均在0.3%~0.35%之間,年跟蹤誤差在4%以下,相差不大。但從近3月日均跟蹤誤差來看,嘉實滬深300(160706.OF)、工銀瑞信滬深300(481009.OF)、大成滬深300(519300.OF)的跟蹤誤差較小,鵬華滬深300(160615.OF)跟蹤誤差較大;從運作滿1年的4只指數型基金來看,嘉實滬深300相對于滬深300指數跟蹤誤差最小,博時裕富(050002.OF)最大。
截至9月4日,易方達深證100ETF以77.56%的收益率排名開放式基金第一。而長期來看,易方達深證100ETF的年化跟蹤誤差也最小,從2006年4月成立至今,其年化跟蹤誤差不超過1%。
增強型指數基金“兩面性”
一般來說,影響指數基金出現偏離度和跟蹤誤差的主要因素有三個:基金管理人的主動性管理沖動,申購贖回量的影響以及標的指數成份股調整。
目前,市場上現有的指數基金有27只,多數是完全復制跟蹤指數走勢的純被動型指數基金,只有5只是增強型指數基金,分別是長城久泰中標300、華安MSCI中國A股(040002.OF)、銀華道瓊斯88精選、融通巨潮100(161607.OF)、富國天鼎中證紅利和國富滬深300(450008.OF)。增強型指數基金的設計,一般會采用“指數化投資為主、主動性投資為輔”的投資策略。
“有些指數基金強調是復制指數,但事實上,基金經理的操作空間很大。”某基金經理稱,“比如在倉位設計上很靈活,可以預留10%~15%左右,基金經理對這部分倉位有主動控制空間。當市場風險較大的時候,倉位可以降到更低,以規避市場系統性風險。”該基金經理稱,基金經理的主動投資結果會對跟蹤誤差有干擾作用。“增強型的初衷是為了進一步超越指數。但如果基金經理判斷操作有誤,也可能導致業績增長大幅落后于指數。”
“對增強型基金的考察分成兩部分,一是復制指數操作,保持最小跟蹤誤差的能力;二是對主動投資部分實現絕對收益水平的能力。”馬永諳認為,這兩者都體現了基金公司的管理水平。
而由于申購贖回對跟蹤誤差的沖擊,銀華滬深300基金經理路志剛明確表示是“不可避免的。”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跟蹤誤差偏離度的評價是對基金管理的所有資產的評價。“以贖回為例,當出現大比例贖回時,這部分現金準備必然導致基金與指數標的的偏離度加大。”從這個角度看,長城久泰中標300跟蹤誤差最高,也可能與其申購導致規模變動有關。
當大量現金涌入申購指數基金時,基金經理需要將現金按跟蹤指數的比例去投資指數成份股才能有效復制跟蹤指數業績表現。一旦申購金額較大且市場上漲速度較快時,指數基金的“跟蹤誤差”就會加大。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09年3月31日與6月30日,長城久泰中標300分別有10629.18萬份、22066.19萬份的凈申購,分別占基金總份額的5.68%和10.53%。
德圣基金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師江賽春認為,如果基金經理主動做了增強,申購贖回帶來的規模變化也有可能影響其跟蹤效果。
關注完全復制型
相對而言,就完全復制型的指數型基金而言,其重點不在于打敗指數,而是跟蹤并完全復制指數的走勢,與標的指數走勢越接近,跟蹤誤差越小越成功。“相對而言,增強型的跟蹤誤差會高于完全復制型指數基金。”馬永諳表示。
正在發行的銀華滬深300基金(LOF)就是一只純被動管理指數基金,采取完全復制指數的投資方式,在契約里明確表示“采取完全復制法,按照成份股在滬深300指數中的組成及其基準權重構建股票投資組合”。
“之所以沒有選擇增強型設計的原因,就是想降低主動管理的人為因素對偏離度的影響,把影響跟蹤誤差的各種因素降到最低。”銀華滬深300基金經理路志剛告訴記者。
在路志剛看來,“指數基金經理在指數投資中的作用,如同看一場足球比賽,整場球踢得很流暢,但是看不到裁判,盡量淡化裁判對市場在指數方面的判斷。”
好買基金研究中心研究員曾令華表示,由于指數基金廣泛地分散投資,任何單個股票的波動都不會對指數基金的整體表現構成太大的影響,從而有效地分散風險。同時,指數基金的程式化交易有效減少了人為因素。而指數基金運作最關鍵的因素是標的指數的選擇,而不是主動性投資。“從這個角度說,選指數型基金,應著重關注完全復制型指數型基金。”
記者注意到,正在發行的國投瑞銀瑞和滬深300指數分級基金的契約中規定:“力求將基金凈值收益率與業績比較基準之間的日平均跟蹤誤差控制在0.35%以內,年跟蹤誤差控制在4%以內”。這一標準與普遍指數基金類似,然而,對于一只內含杠桿機制最高達到1.6倍的指數型創新基金,似乎有些苛刻。
對此,國投瑞銀總經理助理劉凱表示在產品設計中有所考慮:“在市場上漲的時候,瑞和分級有機會獲得超越指數的投資收益,但是,當瑞和小康、瑞和遠見跌破面值后,杠桿效應則自動消失,并不會有杠桿導致其虧損速度加快,其跌幅與普遍滬深300基金相當。”此外,“瑞和300我們設定了120億元的規模上限,而瑞和小康和瑞和遠見只能通過場內交易進行,因此,因申贖產生的誤差波動自然要小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