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A股基金的基民們因為強烈震蕩而經歷史上“最慘八月”之時,9只QDII基金卻因海外市場在8月的全面抗跌而大幅跑贏國內基金。
統計顯示,8月,9只QDII基金平均月跌幅7%,而國內A股基金的凈值則平均下跌了15%以上。
⊙見習記者 朱宇琛
“QDII的專戶業務將啟動一個全新的市場,這個市場的規模未必比QDII的公募基金小。”一家正在準備QDII專戶業務的基金公司人士表示。
“我們銀行方面認為,現在已經到了投資QDII的好時機。我們準備找一個合適的時機,啟動QDII基金的推薦。”交通銀行某支行行長說。
“QDII的目標市場是一個地域非常廣泛、投資工具高度多樣化、同時波動性差距非常大的全球市場,這樣的市場內可以設計很多本地市場完全無法提供的投資產品,將挖掘和創造龐大的市場需求。”一家合資基金公司的老總說。
從渠道到公司、從親歷者到旁觀者,QDII正在吸引越來越多人的注意力。
飽受詬病的QDII基金,似乎離“涅槃重生”的日子越來越近。
以專戶之名回歸
低調了近兩年的QDII,開始通過“專戶”重新登上大眾的關注舞臺。
“我們剛好做了相應策劃和溝通,邀請您下周二(9月8日)下午到公司與海外投資團隊進行訪談。”這是嘉實基金上周末給本報記者發來的郵件,他們正在策劃海外投資團隊在媒體上的集體亮相。嘉實已經開始啟動QDII專戶業務,并獲得了外匯額度的重新授權。
國內最大的基金公司華夏,也已經于日前宣布旗下的QDII專戶業務“整裝待發”。華夏基金國際投資總監程海泳表示,華夏把投資目標放在了新興市場上,設計了四類產品:高成長股票產品、特定行業精選產品、基金精選產品、高信用偏債產品。
南方基金也同樣于日前表示,公司旗下的QDII專戶業務已經進入合同細節的協商階段,只差最后簽訂。
上投摩根則透露,公司一直以來都把國際化投資管理作為重點業務發展方向之一,已經開發出的產品方案包括投資香港等周邊市場的理財計劃、投資單一國家市場的計劃以及全球主題類投資計劃等。其中的一些產品正在與潛在客戶溝通。
而此前成功運作交銀環球基金的交銀施羅德,已經在專戶業務上搶得先機。“截至8月底,交銀施羅德已經完成三單QDII專戶合同的簽署。一位客戶選擇投資香港、美國、新加坡市場上市的中國概念股,一位客戶選擇投資香港市場股票,一位客戶的選擇投資美國市場股票。”交銀施羅德基金日前透露。
形勢再清楚不過,業內最大的基金公司都紛紛開始深入QDII專戶業務。四家國內最早發行QDII基金的公司全部在暗中發力,無一落后。而新進者也雄心百倍,圖謀遠大。
悲情后的雄心
現在QDII的雄心,應該從過去難以言說的痛中醞釀。
股票型QDII基金的生日從2007年9月12日南方全球精選的發行開始計算,期間經歷的天淵兩極,至今歷歷在目。
2007年9月12日,上證指數報收于5172點,中國還正隔絕于海外已經顯現的次貸隱憂,經歷著最狂熱的資本狂歡。在“國內流動性過剩,分散投資以控制風險”的基調下,投資者對鳴笛遠航的QDII熱情爆棚。新基金一發行就被超額認購,上投亞太優勢甚至以發行當日有效認購申請金額1162.6億元的記錄一舉刷新基金首發歷史,最后不得不啟動末日配售機制。
然而,高燒的資本市場卻驟然遇到撲面冷雨,次貸危機好像在一夜間襲來。“生不逢時”的QDII還沒有帶領內地基民領略到海外風光,就已經無可避免地被卷入全球金融海嘯之中。首批出海的4只股票型QDII基金——南方全球、華夏全球、嘉實海外和上投亞太——成立沒多久便紛紛破發,之后是凈值“腰斬”,最后跌進“三毛”區間。近700萬基民幾乎來不及反應就被一把套住,難以動彈。
事實上,直到目前,首批4只QDII的平均跌幅仍然達到36.4%。也正是因為QDII讓基民受傷如此深重,直到兩年后的現在,當銀行渠道開始嘗試性地向客人推薦時,大部分投資者仍然“聞QDII色變”。
但需要看到的是,同樣在兩年后的現在,轉機似乎出現了。
2008年10月份以來,新興市場又一次以強勁走勢奪得了全球矚目,亞太地區體現出的巨大投資機會讓QDII經理們集體“亢奮”,反攻開始。
根據來自彭博的數據,去年四季度到今年二季度,恒生國企指數累積上漲20.8%,印度市場上漲10.2%,馬來西亞上漲5.6%,印尼上漲2.8%,新加坡上漲1.1%。可與之相對比的是,作為成熟市場的美國,道指累積下跌22.2%,澳洲市場下跌14.8%,英國下跌13.3%,日本下跌11.6%。重倉港股,瞄準“中國概念”的QDII們,無疑一片陽光燦爛。
2009年第二季度,是新興市場股市自1988年有記錄以來漲幅最大的一個季度,也是美歐股市十年來漲幅最大的一個季度。投資者過度拋售股票之后迎來一場大反彈,從3月初的低點上漲超過30%,其中新興市場上漲超過50%。
股市的強力反彈使得QDII基金業績在二季度大幅上升,平均凈值增長率達26.8%。其中,凈值增長最快的海富通海外單季凈值增長43.12%。交銀環球、嘉實海外、工銀全球和上投亞太的凈值增幅也都達到了30%以上。
或者也可以就剛剛過去的八月來看,正當A股基金的基民們因為強烈震蕩而經歷史上“最慘八月”之時,9只QDII基金卻因海外市場在8月的全面抗跌而大幅跑贏國內基金。
統計顯示,8月,9只QDII基金平均月跌幅7%,而國內A股基金的凈值則平均下跌了15%以上。QDII沒有再重演集體破發的悲劇,海富通海外和交銀環球的基金經理不約而同對記者感嘆,“終于可以向投資者證明QDII也是可以賺錢的。”
QDII正在經歷一個逐漸揮別悲情重拾信心的過程,這種過程通過市場反饋了出來。采訪中,多位基金負責人告訴記者,“無論機構還是個人,對QDII的興趣都正在升溫。”而從QDII專戶業務的全面啟動來看,似乎機構的動作更快一步。
額度困境解決有望
但是,要真正開始運作QDII,卻需要通過證監會和外匯局兩方面的審核。而其中一個核心條件——外匯額度,就曾經是困擾各公司的瓶頸。然而,從本報了解到的最新情況來看,這個問題正在逐步解決之中。特別是幾家已經獲得外匯額度的公司,已經批量獲得了老額度的重新授權。
根據外匯局2007年末的統計,此前業內已經有華安、華夏、南方、嘉實、上投摩根、工銀瑞信和華寶興業7家基金公司總計獲得了285億美元的外匯額度。其中,華夏、南方、嘉實和上投摩根各獲50億美元,工銀瑞信和華寶興業各40億美元,華安5億美元。
據了解,由于QDII為新開展業務,外匯額度的相關制度還在制定中,因此并沒有一個統一的操作方式。從目前看,大多數情況下,是由基金管理人將公司獲得的額度轉而供應不同產品使用,這也成為目前行業的主流操作模式。
但其實,其中操作的難度上下不一。
據悉,最先發行QDII的四家公司在額度審批時均為“無期限、非定向”,此后則規定越來越嚴,因此其獲批難度也不盡相同。而根據相關規定,QDII額度的轉用,需向有關部門申請,因此實際的發展速度也由相關部門控制。從目前基金集體啟動QDII專戶業務的情景推測,有關方面對QDII的發展進而采用了鼓勵的態度。
而這一進展,無疑會讓大批正在苦等外匯額度的基金公司看到進展的希望。“這樣的話,無論公募還是專戶,QDII跨越式發展的機遇,可能要重新到來。”一家合資基金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