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基金 > 基金專戶理財一對多業務開閘 > 正文
上周末中國證監會公布《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多個客戶資產管理合同內容與格式準則》,本月18日起施行。這表明基金公司備戰多時的“一對多”專戶理財業務即將于近期開閘。由于“一對多”專戶的認購門檻為100萬元,較以往的“一對一”專戶大幅降低,這意味著許多較有實力的個人投資者將面臨著一種新的理財渠道選擇。
專戶理財走個性化之路
基金公司專戶理財業務,又稱特定客戶資產管理業務,按委托人劃分,可分為單一客戶業務(“一對一”)和特定多個客戶業務(“一對多”)。
在剛剛頒布的準則中,證監會明確了“專戶一對多”資產管理計劃份額的認購和持有限額,其中投資者在初始銷售期間的認購金額不得低于100萬元人民幣(不含認購費用)。這意味著與公募基金的低門檻不同,“一對多”面對的將是高端投資者群體。
另一項重要的區別在收費方面。根據規定,基金可與資產委托人約定,根據委托財產的管理情況提取適當的業績報酬。在一個委托投資期內,業績報酬的提取比例不得高于所管理資產在該期間凈收益的20%。這使許多投資者憧憬,在高收費的背后是更高的投資收益。
但是,國泰基金總經理助理、專戶業務負責人梁之平認為,公募基金屬于標準化理財產品,而專戶理財則走的是差異化、個性化的道路,其主要魅力是基金公司為高端客戶提供定制化的服務。
私募行業競爭加劇
“一對多”專戶理財業務的開閘,將給當前的理財市場競爭格局帶來重大變化。
受沖擊最大的,是現有私募行業。無論從投資管理費用,還是業務運作方式,公募基金所推出的“一對多”專戶都與私募基金正面競爭。業內認為,公募基金所擁有的公開透明的管理體制、強大的投研隊伍占有明顯優勢。私募基金中只有以明星基金經理掌舵的產品方可與之匹敵,大批知名度不高的私募基金將受到顯著沖擊。
與此同時,和現有的公募基金相比,基金從專戶理財業務獲得的激勵也相對較高。這使得一些投資者擔心,基金公司在人才資源上會向私募基金傾斜。
實際上,高素質的人才配備是當前各基金公司爭搶專戶理財客戶的最大賣點。博時基金就表示,公司配備的專戶管理業務人員占公司總人數的50%以上,服務團隊中碩士以上學歷的成員占80%,平均證券從業年限超過5年、經歷了完整牛熊周期。
此外,基金公司在企業年金、社保基金等業務上的表現也很有吸引力,因為這些業務性質和專戶理財較為相似。根據路透公司采集中國年金市場60%以上已實際運作的部分組合樣本進行相關年金績效統計,在2008年投資股票等權益類產品上限為30%的運作滿一年的103個年金組合中,博時管理的8個年金組合有4個組合排名進入前10名。在16只不含股票的年金組合中,博時管理的1個年金組合排名第4。
市場人士指出,在當前公募基金的資深基金經理已越來越少的情況下,不排除也會有公募基民里的“大戶”棄“公”投“私”。
《深圳特區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