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實習記者徐皓
或許正印證了“初生之犢不怕虎”那句老話——近日,萬家基金公司對旗下基金經理進行了大換班,引人注目的是,一位27歲的“80后”被任命為基金經理!
目前,基金經理年輕化趨勢日益突出,他們的加入或許也能為基金帶來“新人新氣象”。不過究竟能否挑起大梁,顯然光看市場上漲時的業績是不夠的。
今年最年輕基金經理
萬家基金公司昨日公告稱,歐慶鈴將不再擔任萬家雙引擎基金經理的職務,但繼續管理萬家180指數和萬家精選股票基金;萬家貨幣基金的基金經理則由張旭偉調換為鄒昱。張旭偉繼續掌舵萬家增強收益債券基金,并將出任萬家穩健增利債券的基金經理。
引人注目的是,萬家貨幣“新掌門”鄒昱年僅27歲,這位1982年出生的基金經理無疑是當下基金界最年輕的舵手了。而上一個月,匯添富成長焦點剛聘任了一位29歲的基金經理齊東超。
據可查資料顯示,目前30歲以下(包括30歲)的基金經理有14人,其中“80后”基金經理有3名,至于基金經理助理,年輕化更是大勢所趨。
其實,如今不少元老級基金經理都是從二十多歲就開始挑大梁,比如知名基金經理王亞偉,首度擔任基金興華的基金經理時才28歲。
異曲同工的職業路徑
盡管年紀輕輕,但這些新任基金經理的簡歷并不單薄,其要么擁有顯赫的學歷,要么具備較長的證券從業經驗,兩個要素中至少有一項要非常出眾。而大部分30歲左右的基金經理都被安排掌管“對學術能力要求較高”的固定收益類產品。
比如萬家和匯添富基金的兩位“80后”基金經理:兩人均是高學歷,鄒昱是復旦大學碩士,齊東超則是清華大學工學碩士;均具備在金融機構的專業化研究經歷,鄒昱曾在南京銀行從事固定收益研究,齊東超曾在海通證券從事證券分析;兩人均在基金公司從事特定專業分析研究,進而擔任基金經理助理,最后“轉正”。
基金經理人手緊缺是根源
人手緊缺無疑是“80后”基金經理迅速上位的重要原因。萬家基金公司表示,此次基金經理調整主要是考慮到基金經理目前工作量太大,對精力有所限制。
在沒有調動之前,萬家貨幣原基金經理張旭偉已一肩雙挑,而且又即將出任新債券基金的舵手;另一位基金經理歐慶鈴此前同時管理3只股票型基金,基金經理的工作壓力可想而知。而基金經理“一肩多挑”也常常導致基金選股同質化而引發市場爭議。
正基于此,越來越多的基金公司開始加強對新人的培養。萬家基金公司稱,由于鄒昱有專業研究背景,2008年進入公司后就開始擔任基金經理助理,此次“轉正”是公司經過綜合考察,認可了他的能力。
另一位“80后”基金經理,去年開始掌舵大成創新成長的倪明,也是大成基金經過4年時間培養起來的。他不僅擔任固定收益小組信用分析師,還是金融行業研究員,此外又分別做過債券型和混合型基金的基金經理助理。
年輕經理牛市中更“牛”?
基金公司敢于把基金經理這樣的大任交給年紀輕輕的“80后”,但他們能否讓基金持有人放心呢?
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資深分析師馬永諳經過統計分析發現,在市場長期單邊上漲時期,基金經理年齡與業績呈負相關。也就是說,年齡越小的基金經理反而能帶來更好的業績。
馬永諳解釋說,這可能是因為年輕的基金經理更有闖勁,敢于在市場單邊上漲時加倉操作。目前A股正處于整體向上的市場環境,年輕的基金經理也具有一定優勢。
不過,馬永諳補充說,經歷過更長的時間期限和牛熊多種市場形態后,基金經理的年齡則和業績呈現正相關,這是因為完整的市場經歷和從業經驗,使老基金經理具有更優的“長跑”能力。
目前,“80后”基金經理大多管理固定收益類產品,還沒有執掌股票型基金。馬永諳表示,這是因為固定收益類產品比較專業,對學術能力要求較高,因而高學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市場經驗不足的短板。
但馬永諳強調,從長期來看,基金經理的實踐經驗比學歷對其業績幫助更大。“與其說基金經理年齡的影響,還不如說他們從業時間的影響更重要!瘪R永諳稱,“除了少數天才,好的基金經理是要靠時間和損失來換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