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業全球基金 辛曌
今年上半年大小非減持數據統計來看,A股上半年解禁股減持的市值已達480億元,這一規模已經超過2008年全年減持市值的407億元,也超過了2007年全年減持市值822億元的一半了。下半年以來,大小非減持更加的頻繁了,同時我們也看到,一面是大小非在不斷減持,一面是市場不斷地繼續上漲,把一個個減持價格拋在腦后。
本來,我們早應該以平常心來看待大小非減持問題。不過與去年視大小非為洪水猛獸相比,今年樂觀的投資者開始無視大小非頻繁減持的信號,甚至于對大小非的“低價”減持,充滿嘲笑,該怎么來看這個問題呢?
實際上,如果我們認真分析,恐怕不得不承認,大小非在與二級市場投資者之間的博弈中是占有很大優勢的,可以說大小非具有天然的“聰明”基因:
首先,其持股成本要低得多,更有很多在凈資產附近,加上多年的送股分紅,有些成本早已收回。其次,他們對企業的情況要了解和熟悉的多,從而對企業的價值也更清楚。再次,中國股市由于制度造成的證券化資產與非證券化資產之間定價的巨大鴻溝使然。產業資本通過股市套現可以實現產業經營可能永遠也賺不到的巨大財富。
從小的方面看,大小非可能拋低了點價,少賺了點錢,但從大的方面,長期來看,無疑大小非是真正的贏家,二級市場的投資者則會在起起落落的財富賬面游戲中沉浮,最終所獲甚少。
這讓我們想起了新加坡的一個有名的系列電視劇《小孩不笨》,該劇以輕松幽默的方式探討了新加坡的教育制度,折射了一個非常深刻而質樸的道理:那就是天底下沒有笨的小孩,每個小孩都有天然的“聰明”基因。套用一句:如果大小非不笨,那么到底誰才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