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基金 > 上投摩根投資總監孫延群因病辭世 > 正文
理財周報基金版記者
7月9日,申城烈日當空,空氣中似乎沒有一絲涼氣。早晨9點半,人們身著黑衣,默默地依次進入大廳與前上投摩根投資總監,上投阿爾法和上投內需動力基金經理孫延群做最后的告別。
見到最后一面的老孫穿著深色西服,彩色領帶,此刻“冷面”的孫延群,比記者以前看到的那張憂慮的臉,更添一份溫暖。
孫延群走了。就生命而言,41歲而逝,讓人感受欷歔,留下的是眾人的懷念、追憶、傷感和難忘……
獻給孫延群的媽媽
我們把這篇文章送給孫延群媽媽,她囑咐我們把寫她兒子的文章都給她一份,因為她再也見不到兒子了。
打開記憶的閘門,記者雖然未與您兒子有過深交,但亦曾有幸對他有過一次專訪的機會。兩小時的采訪孫顯得滔滔不絕,對市場的看法頗有自己的主見。當記者滿載而歸時,上投的同事告訴記者,“老孫平時挺靦腆一個人。但是一談起投資的時候,就會如此滔滔不絕。”
但這也是對這位明星基金經理僅有的一次采訪機會,之后記者曾多次試圖聯系采訪,都被告知,“老孫休假看病,或剛從醫院打點滴回來。”
這也隱隱地為后來的病重埋下了伏筆。
平日里,在各種報告會現場看到的孫延群,總是靜靜地坐在人群一邊,毫不起眼,臉上卻顯得憂心忡忡,現在想起,也許是壓力所致。
一位與他熟稔的朋友告訴記者,孫延群的壓力在接過呂俊上投摩根投資總監的職位后開始陡增,“他更適合做研究,這人實在太老實了,當了投資總監后帶團隊、統籌投研決策,他把所有的壓力都扛在了自己肩上。”
記者最后一次見孫延群是3月20日的理柏基金頒獎典禮,代表公司領完獎的孫婉言謝絕了記者的采訪,匆匆離去,當時記者就注意到他臉色已顯得非常憔悴;之后不久便見公司公告孫延群因病休養5個月;再之后是聽說孫延群去了香港治病;最后就是7月6日早上得知的噩耗。
獻給孫延群的基民
我們把這篇文章送給孫延群生前管理的上投摩根阿爾法和上投摩根內需動力兩只基金的基民,很羨慕你們曾經擁有過這么一位勤勉盡責的基金經理。
曾經我們對于基金經理的印象總是充斥著“老鼠倉”、利益輸送等負面新聞,但孫延群可能真的是個例外,“他絕對是個好人,去他家看看就知道了,100平方米的房子裝修得十分簡樸。”談及孫延群的為人,周圍人都是贊不絕口,但孫延群最為人稱道的還是其對工作的勤勉盡責。
聽上投摩根的同事說,病休期間孫延群常會回公司工作,就在今年5月,孫還曾經為公司面試過投資部的員工。
聽上投摩根總經理王鴻嬪說,6月底在病床上的孫延群還在看著研究報告和證券報刊,和她規劃著8月回到公司后的一些設想。
聽孫延群妻子說,即便是生命的最后一天,孫延群還在開著電腦工作,閉上眼的那一刻,電腦還打開著。
聽孫延群媽媽說,兒子生病的時候,總是感到很內疚,說是基民的錢托付給他了,但是生病耽誤了業績不好。心里很著急。
我們也同樣看到了來自各大網站基民近5000次的回復祝福,一位基民在聽到孫延群逝世的消息后,在回復中這樣寫道:你在金融風暴的沖擊都沒有倒下,而今天怎么會走了呢,我買的基金品種不多,但你的也是我現在唯一賺錢的基金,真是難為孫經理了,我們雖然未曾謀面,但對你的離開,我們還是覺得非常非常的難過,祝您在天堂也快樂,一路走好,謝謝您,孫經理。
獻給基金經理們
我們把這篇文章也送給中國基金業其他500位基金經理,因為你們還奮斗在投資的第一線,依然在透支著生命。
千萬別羨慕基金經理們管理著幾百億的資金,拿著幾百萬的高薪,因為這都只是表面風光,他們過的完全是“年輕時拿健康換錢,老了以后拿錢換健康的生活。”
記者曾問一位基金經理平時有什么愛好,那位基金經理則對記者說,“沒時間培養愛好,如果有時間只想睡覺。”
的確,基金經理是個高強度的工作,再加上很多基金經理缺乏健身運動,不是坐在辦公室里對著電腦,就是坐飛機全國各地去調研上市公司,生活極沒規律,因而也給健康帶來極大隱患。
很難想像身材瘦弱、前額微禿的孫延群曾經是大學里的足球健將,但基金經理的工作改變了一切:長期的高強度工作、生活的無規律以及內心焦慮吞噬了孫延群原本健康的體魄,“老孫的胃病不是一兩天了,他也的確不太珍惜自己的身體,很多次因為喝酒而胃出血送醫院。”
真心希望孫延群的悲劇不再上演,除了基金經理個人要引起高度重視、加強身體鍛煉外,還要注意在心理上減壓,市場也要淡化排名,投資者要通過長期業績來判斷基金好壞,給予基金經理一定的寬容與理解。
最后,以孫延群在采訪時對記者說的一段話作為結尾:對于專業的機構投資者而言,我認為有兩個品質最重要:一是具有給投資人創造長期持續超額回報的能力,任何短期行為都無助于這一目標的實現;二是要像對待自己的錢一樣對待投資人的錢,避免用投資人的錢去做一些不必要的冒險,這是我們的職責所在。
老孫,走好!你在天堂還會看研究報告嗎?
(作者系理財周報基金版記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