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文清
不論是他管理的基金,還是所投資的股票,甚至是個人生活,著名基金經理王亞偉總是很容易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9日下午,華夏基金投資委員會主席王亞偉在公司會議室接受了多家媒體的聯合采訪,就市場上關于他在投資方面的一些問題做了全面回答。
關于操作
記者:華夏大盤精選業績優秀,常常成為媒體、公眾的關注焦點,對此您怎么看?
王亞偉:對于各種質疑,我的心態概括起來說就是坦然面對。之所以能夠坦然面對,首先是因為我沒有任何違規的操作,不心虛當然坦然;其次還因為,有質疑說明有人關心你,有人關心總比沒人關心好,盡管其中存在很多誤解,但我不想去和這些誤解較勁。我希望能夠多一些理解,但如果理解不了我也無法強求。畢竟中國證券市場、中國基金業的發展時間還很短,大家由于經歷不同、所處位置的不同,對投資的認識也各不相同,短期內無法達成共識很正常。也沒有必要達成共識,投資上的問題,往往在達成共識后很快就會走到錯誤的邊緣。既然如此,何不求同存異。在這樣一個多元化的社會里,試圖讓每個人理解你、說你好根本就是徒勞的,還是順其自然吧。在投資領域里,時間是試金石,大浪淘沙,水落石出,很多事情,需要留待時間去證明。與其把精力花在對外解釋上,不如花在投資研究上,花在家人朋友上,花在興趣愛好上,時間對我來說永遠是不夠用的。但為什么這次我要花時間出來解釋一下呢?因為每次遇到這樣的情況,總有很多朋友發來短信安慰我,鼓勵我,我得一一回復表示感謝,我發現這占用了我不少時間,所以希望今天花一點時間,換來今后我和我的朋友們節省更多的時間。
關于投資理念
記者:您的投資理念的核心是獨立思考,不跟隨大流,反映在投資中,您發掘并投資一些重組股、冷門股等,您能具體解釋一下您的投資理念嗎?
王亞偉:做投資要形成一套能夠體現自己風格的,適合自己運用的比較成熟的投資方法和理念。投資的著眼點一定要放在自己對市場本身的認識和把握上,而不是跟別人走,失去主見。不管什么時候,要獨立思考。
目前對于價值投資存在一些誤區。不知道是格雷厄姆和巴菲特沒有講清楚還是有些人在理解上出了偏差,我見到聽到的一些所謂的價值投資者并不是在真正地做價值投資,他們做的只是貼標簽,給自己貼上價值投資者的標簽,給予他們投資方法不同的人貼上投機者的標簽,給某些股票貼上價值股的標簽,給其他他們沒有認真研究過的股票貼上投機股的標簽。如果只有買他們貼過價值股標簽的股票才算價值投資者的話,這個門檻對我來說太高了,高不可攀。比如說,中國船舶和中國平安都是好公司,他們可能會在250元以上買中國船舶,在140元以上買中國平安,只是因為這些股票上有他們貼上去的價值股標簽。他們認為自己永遠都是對的,錯的只是這個市場。我慶幸自己不是這樣的價值投資者。如果說只有價值投資才能獲取持續穩定的收益的話,那么我有資格說自己更接近于一個價值投資者,盡管我從來不愿把自己這樣歸類。
關于利益輸送
記者:基金公司旗下的基金之間是不是存在利益輸送問題?
王亞偉:利益輸送,是法律法規和華夏基金公司內控制度嚴格禁止的。公司制定了公平交易管理制度,由交易管理部嚴格執行,風控部門定期進行基金交易行為分析,杜絕利益輸送。從業10多年,我絕不會去試圖挑戰法律法規的嚴肅性和監管的有效性,歷來堅持穩健經營、規范運作的華夏基金公司絕不會允許利益輸送的情況存在,視業績為生命的華夏基金的基金經理們也絕不會犧牲自己基金的業績去為其他基金輸送利益。只要用常識去思考,就能得出結論,在華夏基金根本不存在利益輸送的生存土壤。華夏基金打造了一個高質量的投研平臺,并鼓勵基金經理們在價值投資的基礎上,充分發揮自己的投資風格和特長,為投資者創造最好的回報。正因為如此,華夏基金才能做到整體投資業績優秀而且每只基金各具特色。如果搞利益輸送,是無法做到整體業績優秀的,更無法吸引和留住好的人才。華夏基金從來不為股東、專戶、單只基金做任何利益輸送,歷史上沒有,未來即使發展到上萬億規模甚至更大,也決不會做。為什么我能做到連續幾年業績領先?我認為是投資風格使然。我的投資風格在趨同化的公募基金業內有點獨特,舉個極端的例子,我的風格是A,其他基金的風格是B,如果A風格優于B風格,那么我的基金持續領先就是大概率事件,但如果我也和別人一樣是B風格,那么我的基金持續領先就是小概率事件,因為我并不比別人聰明,就這么簡單。
不會選擇離開公募
記者:目前很多公募基金經理紛紛轉投私募,公募基金行業面臨著嚴重的人才流失,對于公募基金經理生存環境問題,您怎么看?您會去做私募嗎?
王亞偉:公募基金經理轉投私募已經成為一種現象,值得各方面反思。基金行業人是決定性的因素,雖說想做基金經理的大有人在,誰走了都能找個新的填上,但管理能力是有差別的。好的基金經理都是各公司花了大代價培養起來的,優秀的人才流失,很讓人痛心,對行業而言是巨大的損失,也會動搖投資者對基金行業的信心。去做私募,有可能獲得高得多的報酬,但我相信有相當一部分基金經理不只是沖著錢去的,可能更多的是為了實現自己的投資理想。能否創造一種更好的環境,吸引優秀的基金經理留在公募基金行業去實現投資理想呢?這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公募基金不是一個完美的行業,存在一些制度性的缺陷,由此給了私募基金發展的空間。行業在經歷前期高速發展后,到了目前階段,進一步發展面臨著許多挑戰,制度創新也許遠比產品創新更重要。相對于私募客戶而言,廣大普通投資者是最需要專業理財的,我覺得為他們服務更能體現自己的社會價值。我作為基金經理在華夏基金工作了11年,對公募基金行業、對公司有很深的感情,離開不是一個容易的決定。雖然付出很多,但得到的更多,我一直心懷感恩,感謝這個行業給予我很多機會,我也愿意繼續為行業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