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基金 > 上投摩根投資總監孫延群因病辭世 > 正文
□晨報記者 嚴黎麗
又一個年輕的基金經理與世長辭。7月5日,年僅41歲的上投摩根投資總監孫延群因病醫治無效撒手人寰;而在此前兩周,年僅44歲的私募元老楊駿,也因病過早地離開了這個寄托著他的理想與野心的世界。
楊駿辭世的消息令我驚愕!不敢相信,十年前那么年輕,那么意氣風發、雄心勃勃的一個人,怎么突然說走就走了呢?記得當時楊駿代表君安入主申華實業,年輕的董事長在股東大會上闡述他心中的夢,他許諾要讓申華實業成為國內“第一個百元股票”。然而命運弄人,之后不久,楊駿因涉案君安MBO計劃而離職、接受調查。這之后,我再也沒有見過楊駿。2001年,重出江湖的楊駿發起組建了“曉楊基金”,投資香港股市,成為私募基金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和楊駿的高調、威猛不同,孫延群是一個謙和低調的好人,他所掌管的基金阿爾法,更是基民喜愛的“長跑型”基金。年僅41歲的“老孫”,竟然也這么匆匆離去,給我帶來的更是震驚。
楊駿得的是肝癌,老孫得的是胃癌,或許這僅是兩個互不相干的英才早逝的案例,但我還是想到了他們身處行業的職業壓力和風險。
一段時間以來,我們更多地看到了基金業的風光,看到了基金經理的高收入,但仔細想想,其實他們在頂著令人炫目的光環的同時,也承受著常人難以想象的壓力和風險。
壓力一:業績排名。基金其實是一種信托,是代客理財。從基民的角度講,自然希望把錢交給牛市中漲得最快、熊市中跌得最少的基金經理來打理;從媒體的角度講,自然希望能對基金每一階段的表現能看得清清楚楚,以便對基金風格進行辨析。這都沒錯,但對基金經理而言,這事實上形成了每天、每周、每月的考評制度。業績做不好,就意味著后續資金的斷流,這是一個非常現實和殘酷的制度,帶給基金經理的只能是壓力。
壓力二:研究和創新能力。要想跑贏大盤,要想取得超出一般的佳績,基金必須在研究政策、研究上市公司業績、研究各種自查重組的可能性上下功夫。于是,不少基金經理成了“空中飛人”,幾乎沒有周末的休息,往返于各地考察上市公司,參加研討會,在信息的海洋中篩選有價值的信息。長期超負荷的高強度腦力勞動,會造成人的神經系統高度緊張、食欲減少、睡眠不佳。有人發現,基金經理中有兩多現象,一是“絕頂聰明”者多,二是得胃病者多。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在這樣一個高度競爭的圈子里打拼,你要做得更好,不投入超出常人的精力和心血,又談何容易?
壓力三:人情與法紀的“雙面膠”。已經發生過不少基金經理建“老鼠倉”被處罰的案例,或革職或判刑,這是必須的。沒有嚴格的職業規范,又如何取信于民,贏得公眾投資者的信賴呢?公開公正公平,是基金業長久生命力的基礎。但在我們這個講究人情往來的社會中,基金經理也因此多了一層心理壓力。什么時候,基金經理的親朋好友能自覺維護社會公德,不再打探消息,我想,基金業的運作也就更安全、更有效。
講這么一些話,是想為基金業的成長呼喚更健康、晴朗的職業環境。從長遠的發展來看,像這幾年這般大起大落、暴漲暴跌的行情應該不會是常態吧,基金應該追求穩健的投資回報;而基民也應該用更寬容、更平和的心態來看待基金業績的短期波動。基金經理和基民,彼此都更多地理解,更多地珍惜,才能使基金業茁壯成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