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余喆 北京報道
未來將成基金公司規模倍增器
在2009年上半年的單邊牛市背景下,指數基金成為最大贏家,取得了半年度平均業績和規模增長的“雙冠王”。隨著國內基金公司產品線的日益完善,越來越多的基金公司將指數化產品作為未來規模增長的“藍海”,預計下半年將有多只ETF華麗登場。
指數基金牛市發威
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可比的11只標準指數型基金今年上半年平均凈值增長率為68.38%,6只可比的增強指數型基金平均凈值增長率達68.51%,都遠遠超過主動投資的股票方向基金。并且所有基金業績排名中的前10位有6只是指數型基金。
對此,德圣基金研究中心認為,在股市強勢上漲階段,主動型股票基金的平均倉位最高也只在84%左右,而指數型基金平均倉位一般在95%以上。同時,主動型基金經理需要不斷把握超額收益的個股或行業以戰勝市場,這種策略在某段時間可能效果顯著,但股市的驅動力總在不斷轉換,而基金經理固有的管理風格和投資偏向使得主動型基金難以在整個風格轉換的周期內跑贏市場。
業績的領先也帶來了指數基金規模的增長。統計數據顯示,指數型基金是今年上半年可比的偏股型基金中唯一取得凈申購的基金類型,19只指數型基金份額總規模半年來增加45.29億份。嘉實滬深300指數基金(LOF)更奪得資產凈值和份額規模的雙第一,分別達到313.96億元和388.57億份。
基金業下一個“藍海”
美國基金業的發展歷程證明,指數化產品對于基金公司擴大資產管理規模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目前,美國基金業中的四大巨頭:富達、先鋒、BGI(巴克萊全球)、道富中,除了富達以彼得·林奇曾管理的麥哲倫基金為旗艦基金,其余三大巨頭都以指數化投資見長。
實際上,國內基金公司也越來越認識到這點。2008年底以來指數基金發行明顯提速,已有6只指數基金成立,其中包括4只滬深300指數基金,目前正在募集的華夏滬深300指數基金將使國內滬深300指數基金數量達到9只。
業內人士表示,這除了滬深300指數將成為股指期貨標的指數的原因,嘉實滬深300指數基金的成功也對基金公司產生了顯著的示范作用。先鋒基金在1976年首發標普500指數基金,該基金規模一度超過1000億美元,引發了大量追隨者,目前美國市場上標普500指數基金的數量已經達到124只。嘉實滬深300的作用和先鋒標普500差不多。
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華夏、嘉實等國內大基金公司都把指數化產品作為未來重要的發展方向。“指數基金管理成本低,產品透明,隨著國內投資者的成熟,指數基金的認同度越來越高。而主動型基金找到優秀的基金經理日益困難,市場競爭激烈,相比之下發展指數基金的投入產出比顯然更高。”安信證券基金分析師任瞳表示。
工銀瑞信央企ETF近日獲準發行,更使塵封2年多的ETF發行重現江湖。多位基金公司人士表示,預計今年10月份滬深300ETF就有望面市,友邦華泰和嘉實或將拔得頭籌。另外,一家大型基金公司還在準備發行行業ETF,“現在已有人拿上證50ETF模擬金融行業指數,拿紅利ETF模擬鋼鐵指數,未來如果基金公司發行行業ETF,肯定會受到市場的熱捧。”一家保險公司投資經理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