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鞏萬龍發自深圳
寒冬過后又是一個春天,今年的這個春天來得非常及時。
今年上半年A股市場瘋狂反彈,讓2008年私募機構大面積緩過神來。據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明星私募機構旗下的產品在今年上半年大多實現了產品數量的翻倍,各家私募機構的資產總規模也隨之水漲船高,一大批資產規模超過10億元的私募“俱樂部”由此誕生。
明星私募頻發新品
江暉掌舵的“北京星石”僅在上半年累計發行了8只產品,使得其管理的信托基金產品總數多達16只;與此同時,田榮華領銜的“武當”系列也連發8期產品,其管理的信托產品數量一舉達到12期。
私募大佬呂俊今年上半年總計發行了6只產品,公司旗下的產品總數量已達到9只產品,資產規模總計約超過15億元,該公司目前在平安信托、中信信托和深國投三家信托公司均有新產品掛牌發行。
記者注意到,私募大佬蔡明最近的動作也不小,從6月26日開始,其在深國投連發三期產品——“民森E號”、“民森F號”和“民森G號”。而去年剛剛離開廣發轉投私募的何震上半年也是連發3只新品,其管理的信托產品達到了4只。
上海一家老牌私募人士告訴記者,今年上半年,一些私募機構管理的資產規模突破了10億元甚至20億元,今年私募的業績提成和管理費收入將實現大突破。
該人士認為,如果一家私募機構管理的資產規模突破10億元之后,這對穩定團隊、人員配備和擴大業務均有非常大的幫助。
“上海模式”遭冷遇?
記者注意到,在私募信托產品中,曾經以結構式產品風靡一時的上海模式的風頭,如今已被地方信托公司“蓋過”。
經記者粗略統計,上海國投、華寶信托、交銀信托三家信托公司均不足5只,而以深國投為代表地方信托發行的私募信托產品數量大大超過“上海模式”。
還有一個現象同樣值得玩味,目前,陽光私募賴以生存的平臺只有信托公司,各家信托公司為了爭奪私募機構在自家發行集合理財產品紛紛降低托管費,今年,中信信托、中融信托、北京信托等一大批后來者也來涉足私募發行“大餐”。
有私募人士分析指出,結構式產品信托機構有保底承諾,并有嚴格的止損線,業績收益相對較低,這種特性的產品非常適合熊市,如今的市場火爆中結構式產品就受到限制。
私募發展方向求變
目前,多數陽光私募機構投資領域多集中在A股,只有少數老牌私募涉足港股,而且信托產品結構單一。那么,做大資產規模的私募機構未來業務發展是如何自我定位的呢?
“我們還是主要定位于資產管理機構。”有陽光私募機構人士告訴記者,在個性化的資產管理業務和產品結構上,未來私募機構將大有可為。
事實上,已經有私募機構在業務發展方向上提前邁出了一步。呂俊曾于今年4月底表示,打算在香港發起設立一只大中華對沖基金,投資于A股、香港和臺北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