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馬慶圓
近期股市大幅反彈讓以陽光私募基金為主的證券投資類信托看到了新的發展機遇,5月份此類產品發行數量達到了近一年來的最高點。業內人士表示,這既是私募借勢擴容,也表明他們確實看好后市。調查顯示,九成私募繼續看漲6月股市。
發行數量節節高
A股市場在2009年前5個月已累計上漲40%以上,證券投資類信托產品在5月份迎來了近12個月以來的發行高峰。
普益財富統計數據顯示,5月份共有12家信托公司發行了38款證券投資類信托產品,在當月發行的74款集合資金信托產品中占比為51%,環比增長52%。這比2008年月均發行23款增加了65.22%,也超過了2007年牛市中此類信托產品月均發行37.5款的水平。
具體而言,在5月份新成立的61款集合資金信托產品中,證券投資類信托產品為36款,募集資金規模為13.47億元(不含未透露實際數據的16款產品),分別占比59%和41%。從20款已公布數據的產品來看,平均每只證券投資類產品募資6735萬元,大幅超過私募基金成立所需的3000萬元的底線。
“與2008年下半年的冷清不同,現在很多私募基金的認購已開始轉暖。”某信托公司產品銷售部的人士介紹,現在有些私募基金出現了一個月連發幾期新產品的情況。
證券投資類產品發行的大增,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信托公司、投資顧問以及投資者對市場的認可。以華潤信托(原深國投)為例,作為陽光私募信托的排頭兵,該公司在今年1-4月份僅有5款新品發行,而在5月份1個月中就有15款證券投資類產品發行。
華潤信托相關人士表示,證券類信托產品的發行規律就是在市場轉暖時發行加速,因為只有達到相應的募集額度產品才能成立,而當市場環境很好的時候,老品牌產品也會增發新一期的產品。“像武當、星石等老牌陽光私募近期都發行了新產品,而且受到投資者的熱捧。”
“股市的上漲讓善于抓住結構化、階段性機遇的私募基金們產生了更多遐想,但是證券投資類信托的發行能否‘保溫’,還需看信托公司和投資顧問對后市的判斷。”西南財經大學信托與理財研究所研究員李雙紅認為,信托業對該類信托產品的發展仍存分歧,現階段此類產品的增加主要集中在華潤、平安、中融等幾家信托公司,還有很多公司近期沒有介入證券投資類產品的發行。
還有市場人士分析,隨著6月1日公募基金專戶理財“一對多”的正式開閘,陽光私募在5月份出現發行大增,二者在高端客戶方面的競爭已然開始。
結構化產品現轉機
隨著股市的上漲,一度低迷的結構化證券類信托產品也出現了轉機。統計顯示,2009年以來,結構化產品的發行數量為62款,占所有證券投資信托產品總量的近30%,而2008年全年這兩個數據分別為54款和20%。
業內人士介紹,熊市調整曾讓受益權分層的結構化私募產品備受打擊,因為這種產品是以保證最低收益率的條款來吸收優先受益人的資金,擴大投資顧問的資金。“當市場處在單邊下跌的行情時,作為一般受益人的機構投資者不再看重結構化產品的融資功能;而當市場出現機會的時候,此類產品就會重獲青睞。”
公開信息顯示,結構化產品已經不是上海地區信托公司的“專利”,而是被眾多信托公司廣泛采用。在新發產品較多的信托公司中,深圳的華潤信托、哈爾濱的中融信托、濟南的山東信托等都有結構化產品發行。李雙紅表示,現在還不能斷言結構化產品的增加是私募基金經理普遍看到了資本市場的曙光,但此類產品的杠桿功能是切實存在的。
“開放式產品也好,結構化產品也好,都是為了給投資者提供更多的投資渠道,這也有利于私募基金吸引更多的投資者資金。”分析人士表示,隨著公募基金專戶理財“一對多”的開閘,私募基金的募資壓力加大,加強產品多樣化成為大勢所趨。
九成私募看漲6月
“一方面是借勢擴容,另一方面也確實是看好后市。”業內人士介紹,雖然大盤在經歷大幅反彈后存在調整的可能,但是私募基金經理對市場未來的走勢還是普遍看好。
私募排排網對31家全國私募基金經理做的問卷調查顯示,90.32%的管理人對股市充滿信心,繼續看漲6月,9.68%的受訪者認為股市將橫盤整理,沒有1位私募基金經理看空6月行情。
某私募基金經理表示,現在有些私募產品已經發到了十幾期,這很大程度上表明了私募基金經理的市場判斷能力和操作水平。而且經歷了2008年的熊市,私募等機構投資者大都已經形成了絕對回報的投資理念,很難再出現去年那樣凈值大幅縮水的情況。“如果不是看好未來的投資機會而一味發行新產品,以后還不是砸了自家的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