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組織結構多元化?
對于基金公司組織結構的改善是業內一直在討論的話題。從國際上看,多元化的股權結構和組織結構對基金公司業務發展以及運作的獨立性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包括富蘭克林基金在內的不少大型資產管理公司本身就是上市公司。中國是否也會出現上市基金公司?
事實上,基金法中對于基金公司的股權和組織結構的有關表述已經留了缺口,去年討論關于基金法修改的問題時,又有專家提出對基金法中關于基金公司股權結構、組織結構的規定進一步明確和完善,改變目前基金公司組織結構簡單重復的局面。而行業內部也曾有公司醞釀出臺股權激勵計劃。雖然在目前國際經濟危機和國內復雜的經濟背景下,推行基金公司的股權改革并不容易,而且也不適宜,但從長期趨勢來看,其發展的方向應該是明確的。
有關人士預計,未來隨著法律法規的放開,可能會出現包括合伙制、股份制等形式在內的相對私有化的基金公司,甚至是上市基金公司。在組織結構方面,有可能允許基金公司高管及核心人員持股。
海外業務將有大發展?
近期,包括南方基金在內的一批內資公司開始在香港設立分公司,為未來國內基金公司的海外業務發展做準備。業內人士表示,相比較目前QFII業務給基金公司帶來的只有0.75%左右的顧問費,如果能夠直接去海外發行投資A股市場的基金產品,作為基金發行人和管理人的基金公司將獲得更大收益。
事實上,外匯管理就是基金業務“引進來、走出去”的重要閥門,隨著中國對外開放進程進一步深化,外匯進出及其額度管理有望更加靈活,這也就為基金行業開展國際業務帶來無限的想象空間。此外,外匯管理的逐步寬松還將進一步推進QDII業務的發展。業內專家認為,雖然QDII推出后正逢國際金融危機,其發展遇到一定的波折,但隨著國際市場從危機中逐漸復蘇,人們會發現其中蘊涵的大量投資機會,而個人外匯存款以及購匯額度的提高更讓“全球化配置資產”的需求大量增加。從中長期來看,隨著國際金融和經濟危機的緩解,國內外匯儲備增加的趨勢依然存在,外匯管理依然會有“泄洪”的壓力。
對沖基金將在中國出現?
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國內資本市場交易制度逐步完善、各種金融衍生產品推出、跨市場交易模式的出現,對沖基金可能會出現在未來的國內市場,成為推動基金管理公司開展專戶等私募業務的一把利器。
另外,未來市場多元化發展帶來的各種創新金融工具將大大提高基金產品創新的廣度和深度。從廣度上來說,金融工具的豐富將拓寬基金產品的可投資范圍,對基金產品的設計思路和投資思路也會產生影響,事實上,此前在基金公司向有關部門上報的創新方案中,不乏掛鉤股指期貨、REITs等金融工具的產品,相信隨著這些金融工具的推出,這些創新基金產品也將進入人們視野。從深度來說,豐富的金融工具和跨市場的交易機制將帶來更多類似ETF和長盛同慶可分離交易基金那樣,利用交易機會進行套利的創新產品。這些產品的大量出現可能會進一步影響機構的投資方式。
基金經理一張報紙一杯茶管好基金?
早上上班看看報紙喝喝咖啡,交易時段從不盯盤,下午抽空去打場高爾夫,據說美國和歐洲有些崇尚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的共同基金基金經理就這樣管理基金,中國的基金經理們是否有朝一日也會過上這樣的“好日子”?
應該說,幾年內起起落落的市場環境、基金公司日漸成熟的考核機制以及管理層日趨嚴格的要求,已經造就出一些能夠堅持自己投資理念的基金經理。隨著未來基金產品和基金經理風格的進一步統一,真正的價值投資者必然會是重點關注公司基本面、少看盤甚至不看盤的一個“悠閑”的投資者,而真正的趨勢投資者將是一個關注大盤走勢,整天有看不完的報告忙碌的投資人,基金持有人將更加踏實地選擇適合自己的基金產品。
公司數量五年內突破100家?
據悉,到今年年初,已向有關部門提交材料等待批準的擬成立基金公司有8家左右,基金公司數量的增長是中國基金市場發展的必然趨勢。對于政府有關部門來說,在保證為基金市場發展輸入新鮮血液的同時,把住“水龍頭”,控制好新公司成立的節奏,防止行業惡性競爭的出現,也是應有之義。
此外,眾多機構對于設立基金公司的積極性有增無減。符合發起設立基金公司資格的證券公司、信托公司、商業銀行、保險公司等國內機構數量眾多,而外資機構在度過金融危機之后,關注重心也將重新回到以中國為主的新興市場,基金行業由于其較高的開放性,必然會繼續吸引眾多外資機構的進入。
業內人士預計,隨著國內基金市場的進一步成熟,新成立公司以合資為主的局面可能會有所變化,內資公司與合資公司的比例會朝更加均衡的方向發展,合資公司的本土化和本土公司的國際化將是未來幾年基金公司發展的主基調。
證券時報記者 金 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