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巴菲特”旗下產品遠離歷史最高凈值,淪為“二號潛水艇”
東方早報記者 肖莉
近一年來,A股市場先跌后漲,陽光私募基金業績因而明顯分化,一些私募淪為遠離歷史最高凈值的“潛水艇”,明星私募但斌不幸成為“二號潛水艇”。市場人士稱,由于深度“潛水”,近日私募界元老級人物楊駿已將旗下3只產品轉給另一私募管理人淡水泉,退出私募證券投資。
陽光私募“天差地別”
近一年市場先跌后漲,滬深300指數下跌了約30%,而私募基金整體表現超越大盤和公募基金。根據好買基金研究中心的統計,私募基金近一年來的業績平均跑贏滬深300指數31.31%,跑贏公募基金19.04%。目前私募基金的凈值水平,已相當于上證指數4000點左右的水平。
然而,私募基金內部業績呈現出極大的分化,排名靠后的私募不但一直跑輸公募基金,而且收益率一直為負值,即使在近6月的反彈中也是如此。
據好買統計,從絕對業績差別來看,排名前10和后10的私募基金近6月和近12月的業績分別相差83.28%和73.84%,遠遠超過公募基金38.4%和28%的差距。
即使大盤反彈了50%,很多私募還在遠離歷史最高凈值的地方,這些私募產品被分析人士稱為“潛水艇”。
私募元老楊駿“溺水”
私募潛水艇“潛水程度”的定義為,最新凈值與歷史最高凈值間的差值與歷史最高凈值的比例,即產品從歷史最高位下跌的比例,這反映了產品漲回原來高水位(即歷史最高凈值)的距離,也就是潛在水下的深度。只有返回到最高水平,私募才能再征收業績報酬,在高位進去的投資人,才有機會賺錢。
根據好買基金研究中心的統計,潛水程度達-30%以上的陽光私募產品有58只,而-50%以下的也有7只。這意味著,這7只產品若想收取業績費,其單位凈值必須翻番,也就是至少要達到100%以上的收益才可以實現,其難度可想而知。
其中,“潛水艇一號”——瑞智一期,截至4月24日的凈值為34,25元,距離其歷史最高凈值100元,潛水程度為65.75%,這也意味著該基金從未賺過錢。
值得一提的是,“潛水艇二號”由明星私募但斌管理。他旗下“東方港灣馬拉松”,截至4月24日的凈值為84.47元,其高水位202.66元是在2007年10月末股市到達最高點時創下的。而隨著熊市的到來,該產品凈值一跌再跌,雖偶有反彈,但終于還是下潛到了現在的水位。
但斌是國內著名的價值投資者,一度被媒體譽為“中國巴菲特”,但從“東方港灣馬拉松”的“潛水”程度來看,但斌個人及投資者價值的實現,可能真的要等待“時間的玫瑰”慢慢開放了。
相較但斌,更震動業界的事件是,近日私募界元老級人物楊駿將旗下3只產品轉給了另一私募管理人淡水泉,退出私募證券投資。不管各方對事件的解讀如何,不爭的事實是,這3只產品表現都不佳,最差的曉揚3目前凈值只有4角多,3只產品自A股反彈以來幾乎沒有動彈。盡管接盤的淡水泉業績卓著,但讓投資者感到擔憂的是:如果不是給淡水泉,這些基金的結局會如何?
好買基金研究中心分析師稱,成為“潛水艇”,本身就說明基金管理人的管理能力存在欠缺,至少是中短期業績表現不佳。如果這些“潛水艇”長期在水下潛伏,可能會有客戶贖回,從而影響資產規模的穩定性,進而可能影響業績表現。此外,長期不能收取業績費將對私募公司本身的運營產生不利影響,優秀的人才留不住,很可能會產生業績的惡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