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周報記者 李曄斌/文
“幸福的家庭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眾多小基金公司成立數年來,規模踟躕不前同樣各有不同。
我們在思考小基金公司如何變大之前,先為小基金公司號脈,剖析小型基金公司長不大的各種原因。
生不逢時:首發基金都在熊市
雖然小基金公司長不大的成因各不相同,但一個顯著的現象是,61家基金公司排名后10的公司都是在2005年和2008年間發行第一只基金的,而2005年和2008年兩個時間段也正是A股市場有史以來最為低迷的一段時期。最近的2008年自不待言,稍遠的2005年上證指數一度從1700多點一路跌落到千點以下。
在悲觀氛圍的籠罩之下,整個基金業的發行也處于一片蕭條之中,此間成立的基金公司在獲得證監會批文后不得不發行新基金,在沒有任何業績支撐的情況下,新基金公司上下全力以赴為了讓“家族長子”順利達到2億份的成立底線,煞費苦心,可謂是生不逢時。
而到了前兩年的牛市中,基金發行開始火爆起來,上百億的基金一天就會全部發完,甚至采取比例配售。在這種銷售形勢下,一些中大型基金公司迅速抓住機遇推出產品、大搞持續營銷、擴張規模,將小型基金公司遠遠拋在后面。
等到小型基金公司開始謀求擴張的時候,2008年市道又變了,新基金發行變成了一塊“雞肋”。
以新世紀基金公司為例,該公司首只基金在2005年上半年順利發行,最后僅募得6.18億元,遠小于同期易方達貨幣基金114億的募集規模,起點不高,即便遇見之后幾年的大熊市,該基金因為業績并不出挑兒而導致遲遲無法達到理想規模。
更要命的是,新世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在2006年和2007年兩年大牛市里未曾發行過一只股票型基金,2008年苦等到第二只股票型基金發行時,又再度遇上大熊市,僅募集到2.78億份,公司規模排名60家基金公司末席就不奇怪了。
沒有背景:
股東實力薄弱,渠道支持不夠
除了市場的因素之外,小型基金公司的股東背景亦是制約這些公司發展的另一個因素。小公司的股東主要是一些地方性的小券商或信托類公司。這些股東在基金的發行、公司的經營、人才的吸引等各方面能夠給與的支持力度也是相對有限的,依靠自力更生顯然無法跟銀行系或渠道基礎扎實的老十家基金公司相抗衡。
綜觀近幾年成立的銀行系基金公司:工銀瑞信、建信、中銀、交銀施羅德都在短時期內憑借股東銀行的全力支持迅速上位躋身中流基金公司行列,更明顯的例子是于今年弱市募集的農銀匯理基金依托農行渠道平臺一舉募得60億元,羨煞同期僅募得3億的其他公司新基金。
仔細觀察60家排名末端的基金公司,中歐、金鷹、新世紀無不股東方實力薄弱,難為公司基金提供任何渠道優勢。
而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因為股東幾經變更,排名同樣靠后可見股東的不穩定亦是基金公司長不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忽視品牌宣傳
另外,小型基金公司在品牌塑造和創新業務資格缺失等方面亦落于大型基金公司之后,且距離越來越遠。記者采訪了解到,很多小基金公司老總仍然堅信自己能夠戰勝大公司,而一味在業績上狠下功夫,不僅兼任投資決策委員會主席,亦過多干涉基金經理的操作,忽視了品牌、宣傳等方面的工作,結果得不償失。
去年股市大跌,雖然各家基金公司的申購贖回情況不一,但其中較為明顯的一種現象是,那些規模大、品牌效應明顯的大型基金公司贖回壓力明顯小于小型基金公司,小型基金公司不僅面臨著一定的贖回壓力,而且在拆分、持續營銷等方面也受到了投資者的冷遇。
除了品牌,小型基金公司在創新業務資格取得方面因為受困于資產規模不達標等硬性指標也只能做旁觀者。如專戶理財業務方面,在大型基金公司去年都在為專戶理財跑馬圈地、集聚人才的時候,小型基金公司被擋在了門外,而等到小型基金公司攢夠了資本獲得專戶理財資格的時候,市場瓜分很可能已經完成。考慮到專戶理財面對的都是大級別客戶,這意味著小型基金公司在未來行業格局中將被迫成為下游。
而在基金業內人士看來,各種創新牌照的取得除了硬性指標外,軟性指標亦是不可或缺之要素。“在熊市時,股票型基金雖然難發,但一款好的創新產品卻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銷售規模。”一家小型基金公司市場部總監向記者抱怨,“我們根本不知道管理層偏好哪類創新型基金,而往往大型基金公司則嗅覺靈敏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