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在去年12月份,基金經理離職曾出現一波小高潮
朱李
熊市以來,基金經理似乎集體進入蟄伏期,即便今年以來股市回暖,到目前為止他們的流動率似乎也還沒有特別明顯的復蘇跡象。Wind資訊的數據顯示,進入熊市以后,除2008年12月份的數據明顯高過前年同期外,基金經理的離職率基本仍維持在下降通道內。
晨星中國的分析師梁銳漢告訴CBN記者,中國公募基金經理變動率有著較明顯的月度效應。歷史上來看,每年年初的前4個月基金經理離職率相對較高。這很可能受基金公司的年度計劃和激勵機制影響。一般基金公司會對基金經理進行年度考核,考核結果的執行在年初進行,這種年度計劃也會涉及到人事調動;從激勵機制上看,基金經理在年初拿到年終獎后也會對個人職業發展有一個考慮,選擇跳到其他公司或轉向私募。因此,3、4月份歷來是基金經理離職率較高的月份。
但是,從最近的數據來看,熊市中基金經理流動的高峰時間似乎有所前移。
根據Wind資訊的統計,2008年12月份,共有8家公司的13只基金發生基金經理變更,其中12只為基金經理離職。在發生基金經理離職的基金中,債券基金有2只,其余10只均為股票方向的基金。當月發生基金經理變更的基金主要集中在招商基金和博時基金兩家。而2007年同期,僅有4家公司的5只基金的基金經理發生變更,全部是股票方向基金的基金經理離職。
事實上,除了2008年,12月份歷來不是基金經理跳槽的黃金季節,在這時離開意味著辛苦工作大半年卻放棄了年終獎金,而且獎金還有可能會很誘人。
2008年12月份何以會出現基金經理變動的小高潮,對此有分析師認為這可能是由于在市場大的趨勢基本確定后,部分基金公司需要通過調整基金經理來調整基金的投資策略與風格以適應新的市場環境所致。
而往年基金經理跳槽較頻繁的2月份,如今反而變成了淡季。2009年2月,僅9只基金的基金經理發生了變更,其中離職的有7起,離職率低于去年同期近2個百分點。
熊市以來基金經理變更的另一特點是固定收益類產品在其中的占比有所上升,而不是像2007至2008年的牛市中,基金經理的變更幾乎都集中在權益類產品上。
梁銳漢認為,基金經理離職率下降的原因一方面受基金業規模以及業務擴張的放緩影響,基金公司力爭開拓的“新大陸”業務中,QDII、專戶理財等仍處于起步階段,發展速度遠沒達到基金公司的預期。此外,公募基金數量進一步擴大也有助于增大基數降低基金經理的離職率。
除此以外,梁銳漢認為公募基金經理轉向私募的通道也出現了政策陰影。此前,銀監會發布了《信托公司證券投資信托業務操作指引》,其中規定私募基金管理者“業績報酬僅在信托計劃終止且實現盈利時提取”,這足以讓多數欲轉投私募的公募基金經理們三思而后行。
另外,梁銳漢表示上個月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的《基金經理注冊登記規則》將是未來基金經理離職率進一步下降的動力。該《規則》規定,從4月1日起將對基金經理實行注冊管理制,2年內變動工作崗位2次,就將無法注冊基金經理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