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惠明(加拿大)
4月7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正式起訴唐煒臻,有如給風雨飄搖的資本市場擠進了幾滴檸檬汁,幾分苦澀,幾分清新。苦澀者,唐煒臻是海外華人,炎黃子孫沒人愿意看到同胞走上歧途;清新者,管理機構終于對整個事件表明態度,無異于牽出一匹害群之馬。
唐煒臻在加拿大華人圈是位投資明星,自詡“唐人巴菲特”。他曾以“不賺錢不收費”方式,在市場上推銷基金產品。隨后又在加拿大金融中心多倫多市創立公司,經營起私募基金和對沖產品。
在北美,對私募基金有成型管理模式。投資者圈子雖小門檻卻很高,只有“合格投資者(accredited investor)”才能參加。加入者必須年收入20萬美元以上;個人資產不低于100萬美元。對資產規模的嚴格限制,表面上像給中產階級投資者量身定做投資產品,實際上是減少參與人數,限制風險在普通投資者中蔓延。如果嚴格按規行事,私募基金只有系統風險,不應出現欺詐、舞弊的事例。
可是經營過程中,唐煒臻完全背棄了私募基金管理的基本要求。2008年12月,他在公司網站發布消息稱,針對機構和大戶的投資服務,在證券委員會監管下,接受第三方會計師審計,采取公開透明方式操作。殊不知,此時的“唐菲特”已陷入窮途陌路,先后從投資者手中募集的近7千萬美金,幾乎消耗殆盡。2009年2月底,再也無法隱瞞時,唐煒臻管理賬戶里只有1450元。這個消息猶如晴天霹靂,投資者怎么也不敢相信。因為不久前,唐煒臻還通報“在華爾街陷入百年一遇金融危機時,他對上億元資產進行嫻熟交易,順利躲過風險,為客戶帶來穩定回報”。
對于唐煒臻這些作為,加拿大監管部門也有所察覺,在進行了周密調查后,今年3月17日安大略省證監會發出臨時命令,認定唐煒臻涉嫌違反證券投資法。隨后當地主流華文媒體跟進報道,認為“唐一直采取由投資者新籌集的資金去支付前期投資者贖回的要求”,是一場經典的龐氏騙局。
目前中國市場上有兩類私募基金:一類叫陽光私募,通過信托公司發行證券信托計劃,基金管理人只操作投資,不經手現金,事實上形成了信托公司對資金安全監管;而另一類為誠信私募,完全基于投資者和管理人信任,由雙方直接簽署投資協議。唐煒臻所管基金屬于后者。相比之下,后一類監管更薄弱,也容易出現問題。
一般情況下,投資者為了獲得更高投資回報,通過口口相傳主動或被動加入私募基金;管理人為了吸引投資者,賺取管理費用,將管理業績呈現給投資者,由投資者判斷是否加入。若募集過程完全按誠信準則,加上最低入市資金門檻限制,即便是誠信私募,也不會出現太大問題。但是,一旦管理人利欲熏心,利用公眾媒體造勢,降低投資門檻,一切都會走向反面。特別是市場出現波動時,募集過程中的問題將全部暴露出來。
從全球資本市場歷史看,投資基金跑贏大勢者不多。無論是公募,還是私募,只是管理形式上的差別,并未規避市場系統風險。當市場風云突變,基金市值波動劇烈時,公募基金有即時業績披露,投資者據此可做出持有或了結判斷。可是私募基金,尤其是誠信私募,披露程序不規范,管理人或抱著僥幸心理,期待市場好轉而瞞報、謊報資產余額。待投資者了解真相時,可能已經形成巨虧。這種把市場系統風險變成了私募基金管理責任的行為,必然引起糾紛。
作為資產管理人,誰也不想走上欺騙、舞弊末路,但由于市場力量不可抗拒,出現虧損時,確有面對贖回請求,非但不能正確處理,還想表現業績,穩定客戶,采用以新籌資金支付贖回要求的下下策者。形成事實上龐氏騙局,既給投資者帶來更大損失,自己也走上了犯罪道路。
當然,私募基金的關注者不能因為大洋彼岸出了唐煒臻就因噎廢食。只是投資者應牢記投資有風險。加入基金,無論公募還是私募,就是挑戰風險。在加入私募基金時必須十分謹慎,首先注重知情權,防止管理人把私募變成“私捂”,形成“黑幕”;其次要強調贖回自由,在合理鎖定期后,保證出入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