眨眼間,首批QDII(合格的境內機構投資者)已經滿周歲了。
只可惜,這批本被寄予厚望的QDII,卻因為不幸遇上席卷全球的次貸危機,而損手損腳,尤其是一度出現的“三折”凈值,更是成為許多QDII投資者心中永遠的痛。
揚帆出海卻好事多磨,在這樣的境況下,如何看待QDII,看待QDII代表的海外投資理念,無疑將要影響很多投資者未來數年的投資布局。
要正確認識QDII,就首先要打破對QDII的迷信。QDII,從來不是投資的必勝法寶;正如基金本身,亦不是投資的必勝法寶。說到底,基金不過是相對于直接投資的又一種投資載體,而QDII,也不過是在投資內地債券、A股之外走向海外市場的又一種投資渠道的選擇。若帶著QDII必勝的不當期許,自然難以正確認識和評價QDII的價值所在。
雖然基金不是必勝法寶,但我想現在沒有太多的人(尤其是基金持有者)會否認基金的價值所在。畢竟相比直接投資,基金的確讓許多普通投資者打敗市場的幾率大大增加,這就是基金這種投資載體的價值所在。同樣的原則也適用于QDII,我們不能強求QDII必勝,只需其相比傳統投資渠道,能夠為我們帶來一些裨益即可。
那么,QDII能否做到這點呢?以QDII本身的特性來看,這是毫無疑問的。縱覽2008年,雖然次貸危機導致大多數股市表現慘淡,但是如美債、黃金等資產類別依然有不俗的表現,而諸如反向基金等投資策略同樣獲得不俗的回報,而這些都是傳統A股或者內地證券市場難以做到的。這就證明了走向海外的投資雖然不是必勝法寶,但即使在最糟糕的市場中,亦能夠為我們增加一些盈利的可能性。
然而,從現有的產品來看,由于初期絕大多數QDII產品均聚焦于亞太或環球股市,而忽視了其它資產類別的覆蓋,導致具體的QDII產品并不能讓投資者體會到海外投資的優點和重要性。QDII未能揚長避短,這無疑是目前內地QDII市場極為尷尬的現狀。
當然,我們要帶著發展的眼光看待QDII。迄今為止,QDII還只是一個新生兒,而且像是一個體弱多病的早產兒,因此它迄今為止帶給我們的更多是失望和煩惱。但是,QDII市場并不會永遠那么單調乏味,相信伴隨涉及越來越多資產類別和越來越多投資市場的QDII產品面市,伴隨QDII本身的成長,這樣的窘況將會有所改變。
其實,海外投資的渠道,并非僅僅局限于QDII,諸如外匯理財產品等更為成熟的投資渠道,和QDII一樣可以起到沖出海外的作用,而且在市場選擇、投資策略上具有更多的選擇。因此,在QDII本身發展尚不夠成熟之時,不妨將外匯理財產品視作替代之選。
QDII,作為海外投資的一支重要力量,前途無疑是光明的,但發展的道路卻是曲折的。革命尚未成功,QDII仍需努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