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匯 資料圖 |
今年一季度,上證指數近三成的漲幅給理財市場吹來濃濃暖意。與股市掛鉤的銀行產品以及股票和混合型基金開始煥發生機,這也誘發了投資者潛藏已久的投資欲望。
4月3日,正是去年銀監會因銀行普遍爆發“零收益”理財產品而發布《關于進一步規范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有關問題的通知》一周年之際,為此,本報特別對銀行理財產品和相關業務的合規性深入滬上多家銀行網點進行了調查。
⊙本報記者 涂艷
極力回避銀行產品 甚至回復“不知道”
步入上海陸家嘴地區,記者以馬上將有一筆50萬左右的大額資金入賬為由進入各家網點的理財專區享受“一對一”的理財服務。而走訪過招行、農行、中行、建行、光大、民生和上海銀行等多家網點后,記者出乎意料地發現,上述銀行的理財經理(有些甚至是私人銀行部的客戶經理)無一人主動提及本行的產品,而是不約而同地告知記者現在主打的是新發基金而非銀行產品。“現在沒有什么產品賣得好,銀行也不怎么做了。現在利率這么低,那些低風險的產品收益很不樂觀,銀行從中也謀取不到太多利益。”某國有大行的一位客戶經理坦言。
在得知記者的投資目標是在年內保本保收益,浦東第一八佰伴附近的某銀行理財經理甚至攤開一只新發基金的宣傳冊,回復:“保證收益的產品不知道有沒有,但是這款基金的募集期就快結束了,可以考慮一下。”
為何他們都對銀行產品持回避、暫不推薦的態度呢?業內專家分析認為,從去年全年銀行理財產品的排頭兵——信貸類理財產品的逐漸萎靡就能看出端倪。在大幅降息之前,企業普遍有通過銀信渠道融資的客觀需求,而這也是在股票掛鉤類產品沉寂、信貸類產品崛起的直接原因。隨著目前央行利率步入低點,這類產品的發行動力驟減,收益率和銀行的盈利空間也被大幅壓縮。
“今年中間業務收入是主要追求的目標,簡單說來也就兩條線:銀保產品和基金。”招行杭州分行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理財師告訴記者。“而對于有些銀行理財產品,部分是因為募集不順利甚至直接失敗告終,銀行自然嗅到了投資者的喜好而將重點放在兩條線上。”
“基金+銀保產品”占領理財中心
去年8月,記者在采寫《代銷基金渠道遭徹查 暗訪銀行探究竟》一文時,各網點理財業務中心十分冷清,而本次走訪多家營業網點時,理財經理的熱情明顯和去年下半年的冷漠態度形成鮮明對比。
或許因為行情剛剛啟動,投資者紛紛將目光盯上了今年新發行的股票型基金。截至3月19日,已有包括9只股票型基金和3只指數型基金在內的27只新基金發行,發行規模大幅提高。而在記者調查的7家銀行網點,理財經理無一例外地向記者首推正在發行的基金。但是對于銀行這類基金代銷渠道銷售行為的合規性,調查結果并不樂觀。
其中,對風險較高的股票型基金的風險提示很不到位。幾位理財經理只是強調震蕩市場中,新基金相對老基金的優越性。“新基金跌幅肯定比老基金小很多,因為他們往往有一段建倉時間,是可以對抗震蕩市的。”“現在股市底部已經站穩了,投資偏股型基金風險肯定很小了。”在某些銀行,記者甚至被諸位理財經理“包圍”,熱情推銷之下,讓投資者感覺行情大好,投資機會不容錯過。
另外,為了打消記者疑慮,7家銀行的理財師都使出了一招“撒手锏”——以身說法。“我們的同事都買的,我自己也買了,而且每月做定投,如果你想買我可以推薦給你幾只。”更有一位理財經理在推薦過程中當即打開了電腦上的個人賬戶,讓記者一覽她的投資記錄。可是從中可以看到,她總計投資金額僅為1萬元左右,而9000多元都放在十分穩健的貨幣市場基金內,而其他的4個偏股型基金份額也分別只有300份(價值300多元)。 對此,該理財經理解釋為她剛剛開始做定投,所以份額都很少。
當得知記者仍對基金抱有較大疑慮后,分紅險和萬能險就成了理財經理向記者推銷的另一類產品。略高于定存收益的兩個品種對于保守的投資者尚有吸引力,對此,理財經理對投資風險的提示較為明確,并對照分析了兩類產品各自的優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