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經記者 陳珂 發自上海
市場終究證明前期銀行系QDII的反彈只是曇花一現,外資行QDII產品凈值近期再創新低。據統計,截至3月6日,外資銀行142款QDII虧損超過50%,約占納入統計QDII的一半。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歐美等成熟市場遲遲不見穩定外,隨著東歐金融體系遭遇重創,與東歐市場掛鉤的QDII成為新的虧損重災區。
據普益財富不完全統計,截至2009年3月6日,正在運行的337款QDII理財產品中,實現正收益的僅14款,由于近期海外股票市場繼續探低,QDII理財產品總體上再次遭受沉重打擊。
值得注意的是,2008年以來,隨著歐美成熟市場進入下跌通道,相當多銀行將投資目光轉向東歐市場的能源類企業。但隨著金融風暴刮向東歐,且逐漸呈現危機放大的態勢后,與東歐市場掛鉤的QDII成為虧損大軍中的一個重災區。
目前,外資行銷售的東歐概念基金包括霸菱東歐基金、鄧普頓東歐基金、施羅德環球基金系列-新興歐洲等。根據某外資行網站轉引的基金信息顯示,土耳其、匈牙利、俄羅斯、波蘭、奧地利、捷克等東歐國家是其投資的主要市場,而標的物則是近期受沖擊最大的金融和能源類企業。
數據顯示,渣打、花旗、匯豐和瑞士信貸在國內銷售的投資于東歐地區的QDII超過20款。其中,匯豐銀行銷售的霸菱東歐基金和花期銀行銷售的鄧普頓東歐基金,近半年來凈值已累計下跌超過68%。
值得注意的是,東歐基金的惡劣表現,與部分銀行對市場的誤判有很大關系:面對去年底已出現的市場撤離東歐股市的現狀,霸菱東歐基金于去年年底發布研究報告認為,隨著估值的調整,是次拋售潮已締造具有吸引力的入市機會,將投資具有強勁競爭優勢、未來增長策略明確及現金充裕的企業。
相關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