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財經 > 基金 > 2009兩會經濟報道 > 正文
南方穩健、南方穩健貳號基金經理 馬北雁
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作為投資者,關心宏觀經濟的走勢自然是在情理之中。特別是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嘯”讓全球經濟陷入是否經濟大蕭條的擔憂之中,國際國內宏觀經濟的研判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備受關注,特別是中國經濟的增長。一方面,由于中國經濟的對外依存度已超過60%,因此,出口導向的中國經濟是否走到了增長的盡頭成為爭論的焦點;另一方面,世界寄希望于中國經濟能夠能夠與歐美經濟“脫鉤”而保持平穩增長,帶領世界走出衰退陰影。2009年中國經濟增長能否“保八”?中國經濟的長期發展趨勢如何?對我們投資而言有何啟示?
09年保八應無懸念。對于高度依賴出口,實現高速增長的中國經濟而言,2008年發生的金融危機導致外需快速萎縮, GDP增速逐季下滑。從2008年一季度增長10.6%下滑到四季度增長6.8%。外需下降導致的經濟快速下滑充分反映了本次危機的嚴重性,也是引發對中國經濟增長模式爭論的原因。由于歐美經濟在進入2009年后有繼續惡化的跡象,因此對于2009年中國GDP增長能否達到8%擔心四起。
我們認為,2009年中國保持8%的GDP增長應該沒有懸念。首先,從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看,雖然出口面臨較大的壓力, 但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化和經濟的快速增長,內需在經濟增長中的貢獻逐步提高,特別是國家啟動4萬億投資計劃,預計投資至少可以貢獻GDP增長2-3%,內需和投資可以大大緩解出口對經濟下滑的影響;其次,從內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角度看,中國超過50%的儲蓄率(2005年國內儲蓄率高達51%,而全球平均儲蓄率僅為19.7%)和高達20萬億的儲蓄資金,給內需的啟動創造了良好的基礎,特別是隨著國家社保和醫保體制的理順,內需必將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第三,從投資拉動經濟增長的角度看,由于中國存在嚴重的城鄉經濟和東西部經濟差異的二元結構,從發展階段看仍然處于工業化和城市化的中期,加上中國政府有足夠的財政盈余(2008年上年收支相抵盈余11926.17億元)和全世界執行力最好的政府投資體制,因此完全有條件和能力,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寬松的貨幣政策。通過啟動大型公用設施等投資項目來拉動經濟的增長,有效彌補個人和企業投資的下滑,而不會蹈日本經濟的后塵。綜合而言,我們認為,在儲蓄(人口紅利)、工業化、城鎮化、市場化、全球化這些因素中,中國只有全球化的影響可能是負的,通過啟動內需和擴大投資等政策措施的落實,中國經濟增長保持在內生的可持續增長水平8%以上的概率比較大。
通過結構調整經濟將重回高增長軌道。對于本輪經濟調整的性質,從經濟周期的角度看歐美發達國家面臨的是有可能長達20年的房地產周期調整,而中國自身經濟面臨的是金融危機與國內自身經濟存在的存貨周期和資本開支周期的疊加;除了周期性因素之外,本輪調整更重要的特點是結構失衡問題。因此,歐美經濟L或U型走勢的概率較大,中國要想走出周期性和結構性雙重調整,一方面要轉換經濟增長方式,改革開放30年來通過出口推動的增長模式,需要靠啟動內需來調整,未來內需的啟動將是一系列體制改革和政策推動的方向;另一方面,已經發展起來的制造業能否改變對歐美經濟的過度依賴,也還有賴于產業結構的升級和能否建立起資源國和制造國之間新的經濟循環。我們欣喜地看到,政府對民生的關注和近期對消費券發放的討論,都反映了國家正在通過完善社會保障和一系列制度改革來啟動內需;近期國家出臺的10大產業振興規劃,通過產業結構的升級和落后產能的淘汰來應對存貨周期和資本開支周期等自身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問題。我們相信,隨著中國經濟長期增長面臨的結構性問題的逐步解決,中國經濟一定會領先全球復蘇并重回高增長軌道。長期而言,問題的關鍵不在能否保八,而在于如何通過提高勞動生產率的方式來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
把握結構性機會。在本輪經濟周期調整中,中國面臨的是存貨周期和資本開支周期共振的雙重問題,經濟的下滑短期需要投資拉動,因此與4萬億投資相關的工程機械、建材和電網設備等領域將是不錯的基本面改善機會;對于經濟的結構性問題,未來需要一系列制度改革來提升要素生產率,因此可以預期的能源價格機制改革和耕地流轉政策等政策的出臺,有可能釋放因為要素價格扭曲下要素生產率低下所蘊含的潛能,提升相關行業的競爭力水平;長期而言,啟動內需是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方向,因此與消費升級相關的領域值得關注;對于周期性行業而言,由于產能的過剩需要通過行業購并和淘汰落后產能來實現,因此周期性行業的兼并重組和行業整合是值得關注的方向,而同時由于產能過剩導致資本性支出下降,因此設備制造類等與資本支出相關的公司可能會面臨一段痛苦的需求萎縮期;對于長期投資者而言,那些通過技術升級和組織創新等方式實現要素生產率提高的公司,未來有穩定的持續增長,在市場調整過程中有逢低吸納的機會。
聲明:南方基金“基金經理看兩會”欄目內容由南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研團隊撰寫,版權歸南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所有,僅供有關授權媒體使用。未經南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口頭或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相關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