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構開始統一行動,大盤失向
理財周報記者 李曄斌/文
2月26日,上證指數再度狂瀉85點,已連續收出3根陰線,近幾月恢復的市場信心似乎砰然倒塌。
繼18日基金第一大重倉股招商銀行奮力護盤之后,另一重倉品種中國石化盤中亦嘗試護盤,也曾一度達到了穩定指數的目的,但沒得到市場中其它品種的響應,隨著下午2點大盤跳水大幕的拉開,個股板塊紛紛加入的殺跌行列中去,市場中跌停個股明顯增多,并最終成為牛年個股跌幅最為慘烈的一日。
當日晚間,多位接受理財周報電話采訪的基金經理都相信,此次A股大跌,乃是受多重利空消息影響所致。不過,也有基金經理說,市場人氣已經帶動,行情不會就此終結,或許大跌正給予踏空者買入機會。
問題很快被擺上臺面:市場再度面臨四面楚歌之勢,A股后市將如何演繹?
A股利空四重奏:
利好出盡 流動性受考驗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在行情猶豫不決之時,利空消息四面傳來:
先日2月18日用有色金屬產業和物流業調整振興規劃通過,此輪上漲根基——中國十大產業振興規劃至此全部塵埃落定,這被不少基金經理解讀為利多出盡。
再是原本支撐A股信心的信貸熱潮正在冷卻,銀行間信貸市場傳言,對于一月份高漲的票據融資,相關部門已對各商業銀行進行了“提示”,據預估,一度創下天量的銀行信貸增速,二月份或現下滑,尤其票據融資更將急劇萎縮。
最后,近期關于金融海嘯第二波即將來襲的消息不絕于耳,同時美國日漸衰退的各項數據以及歐美銀行業的動蕩使得全球股市持續下挫。盡管A股此前走出過獨立走勢,但并不意味著能夠獨善其身,次貸危機導致歐美金融市場流動性匱乏,進而沖擊到了實體經濟,雖然各國救市政策頻出,但危機還遠未過去,有基金經理向記者預測道指破7000點的路并不遙遠。
除了上述因素之外,創業板推出和IPO重啟帶來的擴容壓力始終困擾未來行情的表現。“在市場逐步恢復正軌后,融資功能的恢復是必然趨勢。”因此采訪中有不少基金經理認為預期市場供求關系的失衡將在很大程度上打破已有脆弱的平衡。
基金靜候經濟數據 亦無加倉空間
雖然面臨眾多利空考驗,指數同樣放量下跌,但受訪的基金經理都表示在近一階段不會有太大的增減倉動作,而是要等待確定性的經濟數據公布后,再選擇去留。
其中,申萬巴黎新動力基金經理張鵬博士向理財周報記者表示:“雖然經歷大跌,但我們依然維持前期的觀點,目前仍是基本面不扎實的資金市,投資者信心更多的來源于充裕資金的支持和政策預期的改善。隨著年報、一季報密集披露期的臨近,市場擔憂情緒再度上升,唯恐環比數據低于預期,投資者心態頗為敏感。”
但是張鵬認為,隨著國家政策效應的逐步顯現,從微觀層面來看,部分行業景氣度出現了底部回升趨勢,各項經濟先行指標有所好轉,投資者不必過于悲觀和恐慌。受益于國家產業振興計劃的股票估值有所提升,盈利增長確定性的行業與個股逐步增加,預示未來市場將呈現震蕩與結構性的機會。
匯豐晉信投資董事閻冀告訴理財周報記者:“由于市場26日再度創出了近期的新低,預計調整時間可能不會很快結束。但與此同時,我們注意到宏觀經濟和上市公司基本面方面并沒有出現強勢的利空因素,因此此輪調整更多是一次估值的合理回歸。”
閻冀表示前期已經預見到估值高企的壓力,基金的操作上保持了謹慎,“目前主要進行結構性調整”。
中海基金則樂觀中透著謹慎,公司一位投研人士告訴記者:“從資金面看,預計2月新增貸款能保持在5000億左右,雖較1月份的1.6萬億出現大幅縮減,但同比增速仍處高位。中國經濟杠桿化程度一直較低,‘加杠桿化’成為當前擴大內需的重要手段,另外新基金發行、社保資金加快入市、券商集合理財擴容、允許中小保險公司直接投資股票等舉措都在給股市注入流動性。整體來看,經濟體的資金面仍較充足。”
對此中信證券一位分析師指出,在這輪上漲中,基金普遍出現快速追漲加倉情況,目前股票型基金倉位已近75%,之前牛市最瘋狂階段也不過80%左右。“目前基金進一步推動股指上升的力量已不大。反之,一旦股市回調,基金可能大幅減倉以減輕損失,這就像懸在頭頂的堰塞湖,一旦動搖就會帶來更大的下跌力量。”
三地基金三波行情:深圳中小板、北京有色新能源、上海金融消費
趨勢轉向之際,基金動向再度成為市場關注焦點。
基金在之前上漲行情中扮演的角色一直為人所不解,一邊是市場第一大主力的身份,另一邊卻是偏好的大盤藍籌股嚴重滯漲。
理財周報記者了解到,深圳系基金公司在去年11月以來的上漲行情中表現最為活躍,合力炒作了多只“002”打頭的中小板上市公司股票,甚至因為大手筆買賣過于兇猛而遭深交所電話指導。
而以中郵、華夏為首的北京系基金公司則因單只基金規模過于龐大,受限于持股比例限制而無法參與其中,改道大市值有色金屬及新能源類個股,亦在第二波上漲行情中收獲頗豐。
相對上述兩地域,上海系的基金公司地位就比較尷尬,因為一直堅守消費、金融板塊,致使漲幅十分有限,而越陷越深之后,仍舊不斷加倉上述兩板塊,寄希望于第三波行情能夠有所收獲。
三地共享三波上漲行情,然后分別高位將籌碼交予散戶,結束一季度行情,全年休息。但看似不錯的邏輯卻突遭行情巨變、掉頭向下的尷尬,問題就此復雜。
可以確定的是,近幾日有色、中小板個股的放量下跌亦有前述北京、深圳等基金公司推波助瀾其中,依舊在漲不高同樣跌不深的金融、消費板塊中堅守的上海基金經理們放下研究報告,開始心里打量,“他們到底是堅定的減倉還是行情中繼的換倉?如果是減倉出局,上海基金又將落于人后,如果是換倉,則估值并不高的金融消費板塊將成唯一目標,即可坐享其成。”
惆悵之余,上海基金經理拿起了電話撥向深圳、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