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思恩
在去年底至今三個月的反彈行情中,有一部分在大熊市很抗跌的明星基金變成了“烏龜基”,凈值上升速度不及指數的一半。原因很簡單:他們的某些重倉股籌碼集中,下跌時拋盤不大而且護盤買入。但壞處就是市場回暖時,新增資金不高興去碰別人嚼透的饃饃,所以也就漲不動了。
有很多基金重倉股,以沒有“與時俱進”的老股民們的眼光看,其實和莊股沒什么大的區別。兩者都是機構投資者很集中而普通散戶投資者沒有勇氣持有的高價績優股,一般還有著高于市場平均市盈率,以及畸高的凈資產倍率。支持這“三高”的背后故事則無非是:行業領頭、資源壟斷、特許權、特殊商業模式等耳熟能詳的玩意兒。但是對于這些高價股,投資者無法回避的問題是:如果背后那些故事是真的,如果合理估值確實比現在的市場價格高,如果企業的成長真的可以給投資者帶來20%甚至更多的市值年增長率,那么現在的股價為什么不一步到位呢?難道這個市場普遍地對績優高增長股存在偏見,以至于基金經理們可以挖掘出數十個這樣“受委屈”的被低估股票,兩三年長期持有?
即便基金經理們的基本面分析準確,長期持有這些重倉股也是個蠻挑戰神經的工作。因為基金總是要有一定的凈值增長來搏排名,而且還要有現金流應付分紅和贖回,如果完全指望那些“好公司”自身的增長以及現金分紅,大約對付不了這些問題。所以歸根結底還是要靠設法拉抬重倉股的價格,使它們每過一個階段“更上一層樓”,這樣才有理由維護住基金的凈值,維護住基金公司每年提取的管理費。至于拉抬重倉股的錢哪里來?似乎也就只能靠促進營銷吸收更多基民的贊助,以及炒其他小股票的盈利來支援。瞧,說了半天不還是德隆操控“三駕馬車”那時的活兒嗎?
如果用魯迅所說的“不憚以最壞的惡意揣測”,那么共同基金實在是一個很好的發明,它是證券市場有史以來最好的接莊股、接高價發行的新股、接大小非減持的好工具。對很多股民來說,要他自己用那么高的價格買那些高成長藍籌股,大多是不敢的。但是錢交給了基金經理們,讓他們把著基民的手把錢投向那些高高在上的股票,大多數人的膽子卻變大了,可以承受了。基金經理就像慈祥的幼兒園老師,她撫摸著基民小朋友的屁股說,打針不疼的,勇敢一點才是好孩子,忍一下過兩天就有糖吃。
當然,話說回來,自打上世紀末共同基金在中國開始蓬勃發展以來,大多數基金的歷史成績超越了市場平均水平,也超越了大多數個人投資者的業績。基金行業里還是有很多能力強、道德品質高的管理者;何況,即便是一個埋過老鼠倉、做過利益輸送、高位接盤的基金經理,他也很可能挖掘出一些好股票,給投資者賺了不少錢。我們生活在社會上,本來就未必有完全為了我的利益而存在的人,只要大家一度有共同利益,那么小小的瑕疵和不理解,還是可以包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