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經記者 李娜
年初才從傳出赴香港開奢華報告會的景順長城,上周末又受到證券業協會的警告處罰,并被暫停了3個月的詢價資格。2009年,景順長城的開局似乎并不順利。
對于此次處罰的原因,證券業協會表示,自實施網下發行電子化后,景順長城共7次參與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初步詢價工作,報價均高于發行價格卻全部未申購。
消息甫傳出,不少基金業人士對景順長城的行為難以理解,直呼奇怪。
深圳一位基金公司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如果基金公司報價高于發行價,很可能是看好這只新股的潛力,不過,“給了高價格,又不認購,確實有點怪了!”上海一家基金公司的基金經理認為,這種事偶爾出現個一兩次還勉強解釋得過去。
南方某基金公司的投資總監則向記者介紹了基金公司參與新股IPO詢價的一般流程:新股IPO時,基金公司的行業研究員會審核上市公司的具體情況,并提供一份簡單的研究報告;研究員會在報告中給出新股是否適合申購的建議;如果適合申購,行業研究員還會制定出相應的報價(一般是個區間,浮動20%左右);制定好價格后,公司會將報價傳遞給承銷商;基金經理方面也會根據自身基金的情況,最終決定要不要配置;如果公司旗下多只基金同時需要配置或配置的數量較大時,公司可能會開會進行協調。
“在這樣的機制下,應該不會連續出現這樣 (只開出高價,但不認購)的情況。說實話,這個事情太特殊了,也比較奇怪!”采訪中,這位投資總監不時地向記者表示。
北京一家基金公司的基金經理向記者表示,基金公司偶爾出現這樣情況,可能是公司的研究部和投資部之間的協調出現了問題。但這種現象出現次數多了,背后的原因就不太好解釋了。
上海某基金公司的工作人員則透露,通常新股上市時,準上市公司或者其承銷商都會和機構 “談談”,如果雙方關系好,基金公司也可能會“幫點忙”。他認為,報高價又不認購,基金公司這樣的做法很可能是想幫助準上市公司提高發行價格。但是這種做法只會給準上市公司帶來點好處,多募集點資金,基金公司自身是得不到好處的。但是,也不排除基金公司通過其他方式得到實惠。
一家中等規模基金公司的投資總監向記者證實,這種做法在業內其實并不是什么太大的秘密,不排除基金公司通過這種方式獲得其他好處。“不過,連續出現這種情況確實是有點問題,這在別的基金公司是不太會發生的。”
連續7次報高價又不認購,其背后的意義也許只有景順長城自己心里才明白。
相關專題:
相關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