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張偉霖
流動性驟然放大。
根據央行13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去年12月份,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顯著加速,按可比口徑計算,月末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8.76%,較前一個月加速2.74個百分點。當月新增信貸7718億元,遠高于歷年12月信貸投放水平。
受此刺激,1月14日,滬指企穩1900點,收市報1928.87點,其中受益流動性最為明顯的有色金屬板塊漲幅居前。
而在此流動性充裕背景下,部分基金開始憧憬春節前后的“小牛”市,市場“前高后低”的邏輯判斷也開始悄然興起。
流動性預示“前高后低”
事實上,早在上周,關于去年12月份銀行信貸超額增長的消息已經在業內傳開。上海某基金經理對記者表示,這種傳聞的依據就在于,一是持續大幅降息的效應,二來則是中央計劃中新增的千億投資如數到位的判斷。尤其是考慮到千億投資及其帶動數千億的相應配套,去年12月的信貸超預期也就順理成章。
業內同時預計,這種信貸大幅增長的現象在一季度仍將持續。據北京某基金公司固定收益部總監對記者表示,據其從部分券商得來的消息是,有一些大行一季度制定的信貸目標就將超過了全年計劃40%。
該總監解釋,雖然按照往年的規律也都是一季度的計劃信貸目標占比較高,但往年在高峰時也不過在35%左右,但從今年的態勢而言,其力度無疑將更大!耙驗楝F在已經不像往年一樣有額度上的限制,同時一季度預計可上馬的項目也將居多!鄙鲜隹偙O判斷,由此造成的結果是:上半年的流動性將會非常充裕。
這種邏輯同樣也是得到上海某股票型基金經理的認可。該基金經理認為,雖然此前在對2009年的展望中,他也和部分同行們一樣預期經濟和股市將在2009年下半年復蘇,但在一季度流動性充裕的結果毋庸置疑的背景下,如今他更傾向于中金公司最新的周報觀點,即股市的前高后低。
“現在是趁著錢多,基金很難說能忍住不去炒一把。”
而在中金公司在最新的策略報告中表示,對“前高”的判斷主要基于幾個方面,一是由于上市公司業績披露期多集中在3月之后,最近一段時間市場處于相對的數據真空期。二是大宗商品價格已然有企穩的跡象。三就是市場流動性充裕。
中金認為,長端國債利率不斷回落到2.27%,這一水平已是歷史最低水平,下行空間很小,這也意味著債券價格高企的局面難以持續,資金勢必考慮回避債市的泡沫,從債券市場流向股市和期貨市場,再加上政策給予的良好預期,業績和宏觀數據又處于相對真空期,因此,大宗商品及股票的行情暫時不會結束。
但對于“后低”的判斷,則是中金認為政策對經濟周期的拉動作用不是非常明顯,中國經濟要真正走出底部,還是要靠內需來拉動,因此下半年可能經濟的實際增長達不到多數投資者的預期,而一旦下半年投資者的樂觀預期落空,股市必將受到打擊。
中金認為當業績和宏觀數據證明經濟回暖低于預期、國債收益率水平恢復至一個相對正常的水平(3%-4%)時,“前高”的行情也許就將出現拐點。
一季度做多大盤藍籌?
從一月間的基金動向來看,部分基金可能已經開始為“前高”的行情悄然布局。
根據德圣基金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繼在去年12月最后一周,扣除因股市下跌被動倉位變化因素,以股票投資為主的基金實際倉位增幅都超過了4%后,2009年1月首周基金的倉位繼續有所提高。
德圣基金研究中心1月8日的倉位測算數據顯示,各類以股票為主要投資方向的基金平均倉位繼續處于小幅上升的趨勢中。以股票投資為主的基金實際倉位都出現1.5%以上的小幅上漲。目前股票型基金平均倉位已經達到了71.82%。
而在14日,作為基金業內老大的華夏系旗下五只基金則是蹊蹺地集體打開申購,這種做法似乎意味深長。
尤其是在從2007年10月起,因預期市場見頂而一直處于暫停申購的華夏行業基金、華夏藍籌基金和華夏穩增基金等三只基金更是首次打開申購。對此,華夏相關人士對記者表示,華夏基金對2009年股票市場的看法是,市場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但存在結構性投資機會,因此對于能夠承擔一定風險挑戰的投資人,在2009年可以適當增加股票基金的配置。
同樣是在1月,更多的基金經理將目光從前期活躍的小盤股上投向了大盤股上。根據莫尼塔一月的基金經理調查顯示,在1月份選擇超配大盤股的基金經理比例已經從去年12月的不到15%飆升至接近30%,而超配小盤股的基金經理比例則從12月的接近50%驟降至30%。
此前大盤股與小盤股的表現差距巨大。按照總市值加權法計算,2008年12月份小盤指數上漲了16.78%,大盤指數卻下跌了4.64%。即使是到了2009年第一周,雖然市場喜迎開門紅,但小盤股強勢依舊,而核心大盤股依然表現較弱。其中小盤指數上漲了10.07%,大盤股表現仍是差強人意,僅微幅上漲了2.33%。
對此,上述上海某基金經理表示,從股票的流動性來說,大盤股無疑能夠容納更加充裕的資金。
中金公司也指出,隨著反彈行情如果能在政策帶來的樂觀預期下進一步發展,前期漲幅不大的權重股將會引起投資者關注。
相關報道: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