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近期的基金吧里,最熱門帖子無外乎是對去年基金業績大變臉公司的責問聲。對于中國的基金投資者而言,正如一位網友留言:經歷過風雨見到了彩虹者少之又少,未見彩虹卻一直經歷風雨者卻比比皆是。
張小姐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業余”投資者,她于2007年下半年開始投資基金。由于不懂專業知識,她在朋友的指點下買入了2006年風頭正勁的景順長城內需基金,誰想到想當初輝煌的“雄雞”卻在2008年表現得一蹶不振,使她的資產縮水已達50%。查查數據不難發現,完全按照排名來購基并不靠譜。2007年和2008年基金業績排名就發生了巨大變化,2007年股基業績排名前20名在2008年有八成易主。變動最大的2只基金,2007年的第1位成為2008年的倒數第3,2007年的第25位成為2008年的倒數第2。在金融風暴的洗禮中,以景順長城為代表的不少基金公司已是風光不再。
基金研究人士分析,“雄基”轉“瘟基”已經成為2008年的基金關鍵詞,基金公司在2007年高速擴張之后遭遇困境的深層次原因除了基金本身的市場研究、投資策略等,還有人才流失導致業績下滑等普遍狀況。景順長城內需基金經理李學文的辭職就是該基金一蹶不振的最大誘因。德圣基金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師江賽春指出:基金業有一些團隊里的核心人物發生變動的話,對基金的持續的業績發生很大影響,比如景順長城基金:因投資團隊里的關鍵人物發生變動,對它整個團隊的傷害很大,也就導致了整個團隊的投資能力有了比較明顯的下滑。 (可鳴)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