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證監會新年一號文件批準基金業首例公司合并案
證券時報記者朱景鋒
華夏基金收編中信全部四只基金,華夏將吸收合并中信基金,而中信基金將注銷。證監會2009年的一號文件正式宣告我國基金業首例公司合并案誕生。
華夏接管中信全部基金
我國基金業首次出現管理人變更。中信基金今日發布公告稱,證監會今年的一號文件(證監許可[2009]1號)正式核準旗下中信經典配置、中信紅利精選、中信穩定雙利和中信現金優勢等四只基金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決議,批準這四只基金的基金管理人由中信基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更換為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這就意味著,備受業界關注的華夏基金吸收合并中信基金一案取得重大而實質進展。
根據中國證監會的上述批復,中信基金公司將會同華夏基金及基金托管人在持有人大會決議生效之日起90個工作日內完成旗下四只基金的投資管理、信息披露、會計核算、基金份額登記、銷售和客戶服務等業務的交接工作。
中信基金表示,中信基金與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在辦理業務交接過程中,將會同基金托管人建立相應的風險防范機制和應急計劃,切實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和化解更換基金管理人的相關風險,保護基金份額持有人的合法權益。
華夏將吸收合并中信
中信證券無疑是本次基金業首例公司合并案的主導者。2007年7月4日,中信證券收購國家開發投資公司、上海久事公司、中海信托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持有的中信基金公司31%、10%和10%的股權事宜獲證監會批準,中信基金成為中信證券的全資公司。而當時中信證券已經成為華夏基金的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達到60.275%,中信證券同時控股兩家基金公司,同“一參一控”的有關法規相違背。
為了解決同時控制兩家基金公司的問題,中信證券的目標已經非常明確,那就是先收購華夏基金其余全部股權,實現100%控股,然后將中信和華夏兩家公司合并。
2007年9月12日,中國證監會同意中信證券受讓中國科技證券所持的華夏基金3.55%股權,受讓西南證券所持華夏基金35.725%股權,上述股權轉讓完成后,中信證券持有華夏基金100%的股權,實現全資控股。證監會在核準批復中要求華夏基金及相關各方及時辦理股權轉讓事宜,盡快做好吸收合并中信基金管理公司的相關工作,保證華夏基金的穩定運營,維護基金份額持有人的合法權益。
2008年8月9日,華夏基金宣布,經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并經股東會批準,擬將華夏基金與中信基金合并,合并方式擬采用由華夏基金吸收合并中信基金的方式進行。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中信基金的債權債務將由合并后的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承繼。
2008年9月13日,華夏基金公告稱,中信證券董事長王東明擔任華夏基金董事長已獲得中國證監會核準。
而要順利實現吸收合并,最關鍵的一步是將中信基金旗下四只基金的管理人變更為華夏基金,而根據有關法規,基金變更管理人要經持有人大會通過。2008年8月12日,中信基金宣布于10月份召開旗下四只基金的持有人大會,審議將管理人由中信基金變更為華夏基金。管理人變更議案最終獲得持有人大會通過。
中信基金在議案中明確表示,根據監管部門的有關要求和股東單位的相關安排,華夏基金將吸收合并中信基金,合并完成后,中信基金將注銷。屆時,中信基金品牌將不復存在,國內基金公司家數將減少到60家。
華夏基金市場份額突破10%
據了解,華夏基金成立于1998年,是目前我國基金數量最多、管理規模最大、綜合實力最強的基金公司。根據中國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日前發布的《中國證券投資基金2008年行業統計報告》,截至2008年底,華夏基金共管理著19只公募證券投資基金,公募資產凈值總額達到1888.62億元,市場份額高達9.74%,位居全部61家基金公司第一名。如果加上非公募資產,合計管理資產規模超過2000億元,是行業中唯一一家資產管理規模超過2000億元的基金管理公司。
數據顯示,中信基金去年底共管理四只基金,凈值規模為91.61億元,在全部基金公司中排在地43位。這樣,華夏收編中信4只基金后,管理基金數將達到23只,公募基金資產凈值總額達到1980.23億元,市場份額突破10%達到驚人的10.21%,進一步鞏固其國內基金公司龍頭老大的地位。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