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8中國”,在今年年初到10月底期間損失達到95%,正面臨著清盤的命運
理財周報記者 王小靜/文
世界金融海嘯肆虐,使全球大型對沖基金危機頻頻,大規模縮減投資及成本。處在嬰孩階段的大中華對沖基金更是受到了業績重創。
理財周報了解到,中國銀行(601988,SH;03988,HK)控股的瑞士對沖基金公司Heritage Fund Management(HFM)旗下的一只投資中國市場的基金“788中國”,在今年年初到10月底期間損失達到95%,正面臨著清盤的命運。
“788中國”損失高達95%
這款由瑞士HFM管理的“788中國”對沖基金成立于2005年5月,40%以上的資產配置投資于中國市場上的個股,或是與股票相關的產品。截至2007年年底,該基金管理的資產為1.21億美元,回報率為114.8%。
今年A股下滑拖累了HFM旗下的基金。截至5月末,788中國基金業績下滑了48.8%。
盡管HFM的業績下滑,中國銀行仍然選擇了收購HFM。
7月29日,中國銀行發布上市公告稱,該行旗下全資子公司——中國銀行(英國)有限公司(即中國銀行英國子行)斥資900萬瑞士法郎(約合人民幣6000萬元)收購瑞士和瑞達基金管理公司(Heritage Fund Management,以下簡稱HFM)30%股份,按照協議,中國銀行將增持股份至70%,屆時HFM也將更名。而此次中行入股HFM,也是中資銀行首次進入瑞士金融市場。
今年11月28日,HFM公司正式更名為中國銀行(瑞士)基金管理公司,意味著中行的增持行為已經完成,成為控股股東。
可是,中國銀行的入主,并沒有改變HFM的虧損命運。
資料顯示,HFM在中國銀行收購之時,共管理6只基金,總資本超過3億歐元,資產分布主要投資于亞洲市場。6只基金中有中國絕對收益基金、788中國基金和788中國較小型股基金這3只中國基金。而“788中國”在其8月份的選股中,汽車、房產和航運為其主要標的。金融危機的爆發以及國內經濟形勢下滑,上述行業無一例外受到重挫。該基金8月、9月和10月的損失分別為36%、45%和54%。截止到10月底,隨著香港恒生指數下跌50%,這只基金的損失高達95%。
對于HFM管理的“788中國”虧損之事,中國銀行并未公開表態。
但是,中國銀行新聞發言人王兆文曾對媒體表示,他們并不在意HFM今年的業績下滑。對中行而言,HFM的意義是增加了海外平臺,可以為中國銀行在代客海外理財業務中獲得更多的方便。
王兆文稱,瑞士以其私營銀行聞名天下,這為中行引進國外高級專業管理人才、搭建私人銀行業務平臺,有重要的意義。
去年,中國銀行的零售占整個收入貢獻度是35%,是國內的大銀行里最高的。但私人銀行業務收入在零售業務收入的占比不足5%。
多只大中華對沖基金業績遭重創
并非只有中國銀行控股的HFM一家對沖基金遭遇危機。金融海嘯的襲擊,使多家大中華對沖基金業績遭重創,甚至宣布停止贖回及關閉基金運作。
根據中國對沖基金中心提供的資料,APAC Greater China Fund因為從年初至8月損失了16%及資產總值由高峰時的5500萬跌至1000萬美元,宣布正式關閉此基金。
總資產45億美元的西京投資(Atlantis Investment)旗下China Fortune Fund也宣布停止贖回。防止大量贖回,很多對沖基金公司不得不停止向外公布最新業績數據,他們包括Vision Gain China Fund,CITIC Capital China Plus Fund,Goldbond China Growth Fund,Jayhawk China Fund (Cayman) Ltd,Qinhan China Fund,Telligent Greater China Fund。其中,中國銀行控股的HFM在今年上半年開始,就已經停止對外公布最新的業績數據。
在有數據支撐的國內對沖基金(或稱私募基金)在今年的行情也很嚴峻。
根據國金證券報告,半年內,受評級的111只非結構化證券投資類私募基金平均凈值縮水25.99%,其中有3只產品取得正收益,統計今年以來具有完整自然月度凈值披露的34只證券投資類私募基金(結構化和非結構化)。這34只產品平均下跌34.82%。
截至去年11月,陽光私募新產品發行數量開始急劇下降,從此前的每月發行兩位數降至個位數。其中,去年11月成立的產品數從上月的9只降至4只。
國際對沖基金紛紛關閉亞洲總部
國際對沖基金的處境也同樣悲慘。
中國對沖基金研究表明,在香港擴張投資的大型對沖基金主要是以長短倉為主及pre-IPO項目,資本市場不景氣時他們業績也遭到較大損失。
在去年底中國IPO的繁榮景象逐漸黯淡之前,對沖基金在熱門企業上市前紛紛爭相買進其股票或可轉債,亞洲資本市場通路關閉,迫使價值數十億美元的IPO遭遇擱置,許多對沖基金身處資金流動性差的困境,并且這種往往難以定價的上市前投資,在某些情況下最終可能一文不值。積極參與亞洲企業上市前投資的海外基金包括DKR Oasis,以及一些美國的對沖基金巨頭,例如Stark Capital、Och-Ziff資本管理集團、Citadel投資集團及Abax Global Capital。
二級市場方面,最有名的國際對沖基金TCI斬倉香港上市公司越秀投資虧66%。索羅斯的昔日愛將John Zwaanstra的Penta Investment Advisers持有的兗州煤業的倉位也損失嚴重。
因股票不斷下跌,香港上市公司豐德麗控股第二大股東美國對沖基金Passport申請及獲得法院頒發的臨時禁令,阻止公司6000萬港元配股計劃,避免投資權益進一步被攤薄。
下半年對沖基金集體出走港股市場,10月底,港股主要上市公司中有5%以上權益為對沖基金持有的股份僅剩下11只。
全球大型對沖基金為應付危機,大規模縮減亞洲區投資及成本,以應付大量贖回及處理總部有關的事宜。
資料顯示,目前已宣布關閉香港業務的包括管理110億美元總資產的美國對沖基金Ramius,去年8月在香港成立并管理資產有20億美元的倫敦計量對沖基金GSA Capital及倫敦對沖基金NewSmith Capital Partners。在9月成立的多策略型美國對沖基金Redbrick Capital Management (Asia) Limited也關閉香港業務,并對其東京及新加坡辦事處進行成本整合。
小調查 |
相關報道:
    新浪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及音視頻)特供新浪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