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快報記者吳譚 實習生龐倩影
嚴冬過后一定是春天
2008年金融危機肆虐全球,各主要股票市場指數均出現大幅回落,國內股市同樣經歷了前所未有的牛熊轉換,上證綜合指數跌幅逾60%,歷史罕見,而在基礎市場影響下,前兩年備受追捧的基金行業遭遇滑鐵盧,基金整體凈值下跌幅度超過40%,投資者損失慘重,無論是對基金公司還是基金投資者來說,都有太多的教訓與經驗值得反思。
不過,就像華夏基金的投資總監劉文動在新年告基民書中所言,“因一時獲利而期望過高是不可取的,而因一時虧損則因噎廢食也是不智之舉。2009年,從大概率上來說,市場不會是單邊的趨勢,將會充滿諸多不確定的因素!L物長宜放眼量’,投資者應該始終保持一份理性、平和的心態,不貪婪、不恐懼。盡管過去的一年投資者很傷痛,但嚴冬過后一定是春天。”
分享國民經濟長期持續的發展成果,較好的方式無疑是投資證券市場,而基金則是廣大投資者參與證券市場投資的有效工具。以美國市場為例,1926年至2003年間,雖然歷經1929—1933年大蕭條、1987年股災、“9·11”恐怖襲擊事件以及網絡股泡沫的破滅,股票市場數次大起大落,但股票型基金的平均年回報率仍在10%左右;氐絿鴥鹊腁股市場,歷經數次牛市熊市的洗禮,基金興華目前基金累計回報仍然超過600%,基金安信的累計回報超過500%,也都為長期投資者帶來了良好的回報。
在金融危機、大小非解禁、國內經濟增速下滑等因素的影響下,資本市場走過了不平凡的一年。經過2006年、2007年的創紀錄暴漲后,2008年上證綜指出現了創紀錄的暴跌:全年大跌65.39%,創下中國股市成立以來最大年度跌幅;債市則一片紅火氣象,交易所國債指數全年上漲9.41%、企債指數上漲16.25%,均創下2005年以來的新高。股市債市冰火兩重天的結果是,偏股型基金結束了前兩年的收益神話,債券型基金成為年度回報冠軍,貨幣市場基金、超短債基金等低風險品種的表現也遠超偏股型基金。
開放式股票型基金
A股市場自2007年10月16日達到歷史最高點以來,便處于逐波下跌狀態,2008年滬市大盤振幅為70%,跌幅超過65%。股票型基金業績自然也好不了,一年時間內資產凈值縮水近1.2萬億元。
據統計,開放式股票型基金2008年平均下跌49.60%,其中主動型基金下跌48.14%、指數型基金下跌58.27%。指數型下跌得多,投資者還可以理解,但部分股票型基金跌幅甚至超過指數跌幅就讓投資者難以接受了。而之所以出現這種結果,與基金減倉力度不夠有關。
開放式配置型基金
配置型基金的股票倉位往往低于股票型基金。據統計,去年三季度該類基金股票倉位平均為60%,低于股票型基金15個百分點,這使得它們在大熊市中相對更抗跌一些。不過,也有部分積極配型基金因股票倉位相對較高、所持股票跌幅巨大,全年表現甚至不如股票型基金。保守配置型基金因股票倉位一般不高于40%,所以整體表現更好一點,跌幅一般在20%左右。
開放式偏股型基金今年的表現很大程度上還得看股票市場,有分析人士認為,今年的機會將多過去年,選股能力強的基金有望勝出,基金業績的差距也有望進一步拉開。
封閉式基金
由于多只封基到期轉開放,目前普通封基只有28只,創新型封基則增至4只。就整體看,封基2008的復權單位凈值增長率為-43.86%,平均跌幅略低于上述兩類基金。不過封基二級市場價格下跌了44.18%,整體折價率接近27%,較去年有所擴大。少數封基存在年度分紅潛力,因此在2008年末又引發一波短炒。
分析人士較看好未來封基的表現,如果今年封基的折價率能回到35%左右,則可戰略配置封基。總體來看,封基的風險相對較小,最大的風險就是時間成本。
債券型基金
由于去年宏觀經濟減速、CPI持續回落,央行貨幣政策由從緊轉向適度寬松,連續降息催生了債券市場的牛市行情。債券型基金收益持續走高,部分債基年回報率超過10%。債基發行市場在沉寂近三年后也再度火爆,2008年新設立33只債券型基金,共募集資金982.7億元。一些老債為避免收益被攤薄而紛紛宣布暫停申購。雖然分析人士預期今年央行還會有幾次降息舉措,但債市的牛市已接近尾聲。對債基今年的收益,投資者不要抱太高的期望。
貨幣市場基金
降息同樣給貨幣市場基金帶來了機遇。不少貨幣基金原來持有較高收益率的央行票據,隨著浮盈兌現,收益率大幅飆升,部分貨幣基金的收益率超過4%,超過一年期定期存款的收益率,而惟一一只超短債基金的收益率更超過5%。
不過,由于央行去年下半年起采用適度寬松貨幣政策,暫停了1年期央票的發行,令貨幣基金的可投資對象變少。另外,流動性過于寬松導致新發央行票據的收益率大幅走低,貨幣基金今年的壓力不小。
QDII基金
金融危機肆虐導致QDII基金損失慘重,特別是2007年四季度首批出海的四只偏股型QDII成為虧損大戶,2008年凈值一度跌至兩三毛錢。2008年新成立的QDII基金雖然在倉位控制上和投資標的的選擇上都更為穩健,但在系統性風險下,絕大多數都出現虧損。分析人士對今年全球市場是否能見底仍有分歧,看來QDII基金的出海之旅仍不平靜。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