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財經 > 基金 > 基金買賣網研究所專欄 > 正文
作者:基金買賣網
海關總署昨日發布的數據顯示:11月份當月我國進出口總額1898.9億美元,同比下降9%;其中出口1149.9億美元,下降2.2%;進口749億美元,下降17.9%。這是近年來,我國外貿單月進出口首次出現負增長。
外需放緩是拉低出口的主要原因。受美國次貸危機的影響,今年以來全球經濟增長大幅下降,我國主要貿易伙伴歐美日的GDP均出現了負增長,對產品的需求也大幅下滑,導致我國出口大幅下降。在進口方面,一方面,由于我國屬于兩頭在外的經濟模式,出口的大幅下降拉低進口需求,另一方面,國內經濟增速下滑,內部需求下降,導致原材料需求下降,而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下跌更是起到一個推波助瀾的作用。
美國三季度的消費已經出現環比3.7%的負增長,低于市場預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11月24日發布的預測稱,美國、歐元區、日本可能出現0.7%、0.5%、0.2%的負增長。而2007年,這三大市場合計占據我國出口總額的63%(考慮香港轉口因素)。這將繼續拉低我國出口額,同時一些先行指標也不樂觀, 12月1日,國家物流信息中心公布的數據顯示,11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只有38.8%,創下該指數設立以來的新低。另外,新出口訂單指數降幅巨大,比上月下降12.4個百分點。未來進出口情況仍然嚴峻,這一狀況在短期內難以改變。
在這樣的形勢下,國內一些出口企業盈利空間大幅壓縮,大批企業處于破產倒閉的邊緣,面對這樣的情況,管理層大幅上調特定商品的出口退稅率以減輕其成本壓力,而人民幣持續貶值也有有利因素。但是,根本原因是外需放緩,這些刺激措施不能從根本上挽救這些企業,而我國過分依賴外需的經濟模式也必須改變,經濟發展中的陣痛是不可避免的。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