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益于降息利好刺激,10月下旬以來,市場上一些貨幣基金收益率飆升,并吸引了機構投資者的巨額資金涌入。與此同時,基金公司紛紛放開申購規模限制,“迎合”投資者申購熱潮。
萬家基金昨日發布公告稱,將從12月3日起取消對旗下萬家貨幣基金大額申購和轉換轉入限額的限制。據悉,這是短短半月來繼工銀瑞信貨幣、華寶興業貨幣、銀華貨幣基金后,第四只取消大額申購限制的貨幣市場基金。此前,出于風險考慮,不少基金公司紛紛限制大額申購貨幣基金。
分析人士指出,盡管近一段時間以來,國家各部委連續出臺各種經濟政策,刺激經濟增長,但由于對未來宏觀經濟預期的不確定性和政策效果的滯后性,市場對風險的厭惡和觀望情緒也在加重。近段時間以來貨幣基金申購量持續猛增就直接體現了市場資金目前對安全性和流動性的渴求。
對于有投資者擔心規模擴大可能會對收益產生影響的問題。業內人士表示,貨幣基金本來就是以“享受活期存款便利、定期存款收益”而著稱的現金管理工具,并不以追求收益為主要目的。事實上,在目前這種市場環境下,市場資金對于安全性的考慮要更多。上周央行重度下調兩率后,活期存款的利率降到0.36%,遠遠低于類似于活期存款的貨幣基金的收益率,這也是近期貨幣基金申購量猛增的一個主要原因。另外,就目前的市場容量而言,貨幣基金規模只要控制在一定區間內,對投資操作反而更為有益。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排名第五的華夏現金增利三季度末的時候規模已經超過200億元,這也說明只要操作得當,規模對業績并無直接的影響。何況在降息通道當中,貨幣基金短期內收益還是趨于向上,長期會逐漸降低。
資料顯示,在A股市場極其低迷的2005年,24只貨幣基金當年曾實現凈收益高達42.04億元,一度成為市場的最大贏家;在收益分配上,貨幣基金亦以42.03億元的總額占去基金當年分紅總額的半壁江山。
商報記者 劉杰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