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證券時報記者程滿清
熊市不言底。從因為凈值大幅縮水備受質疑,到發行延期現象頻頻出現,再到無論延期多久仍然難以成立,曾被視為“弄潮兒”的陽光私募如今日子一天比一天難過。隨著投資人信心不斷受到打擊,證券類陽光私募更是成立“無門”。
來自Wind資訊的統計顯示,自10月份證券類陽光私募新成立產品只數首度降至今年從未出現的個位數———9只以來,11月份該數字進一步降至4只,幾乎是瀕臨絕跡。據了解,這4只產品基本來自長三角地區,深國投、平安信托等一直被視作證券投資信托領域的“大佬”級公司,在近一個月時間內幾乎沒有成立一只新產品。
只見延期難見成立
“可怕的不是市場的下跌,而是失去信心。”某信托公司相關部門負責人深有感觸地說,如果說過去幾個月新產品發行靠延期還能勉強成立的話,現在則是無論延期多久都找不到客戶了,根本很難募到錢。
據介紹,雖然前三季度市場基本上都處于單邊下跌的過程中,但不少私募基金經理和投資者對于后市仍然抱有一定期望,認為只要調整到位就一定會有反轉。據統計,今年從1月份到9月份新成立的證券類陽光私募產品只數都在兩位數以上,其中2月、3月、4月均超過30只,8月、9月也有約20只新產品成立。
然而隨著三季末美國次貸危機演變成為全球金融震蕩,進而波及實體經濟并對自身并不樂觀的國內宏觀經濟形成拖累,市場對于后市走向越發顯得信心不足,證券類陽光私募產品的發行也舉步維艱。記者在深國投網站看到,自11月3日該信托公司所發行的“金中和1期證券投資信托”成立后,就再無新產品的身影出現,目前處于延期之中的產品多達3只,包括朱雀3期、中歐瑞博1期和鑫麒麟。據了解,鑫麒麟早在今年8月18日就開始推介,但此后卻在9月底和10月底兩度發布延期公告,迄今仍未成立。不僅是深國投一家,平安信托從10月下旬開始發行新產品———價值投資二期,迄今仍在募集過程中。
低凈值產品遭遇大贖回
另一些運作中但凈值縮水較嚴重的陽光私募,則面臨著巨大贖回壓力的煎熬。據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單位凈值已經跌至50元(面值為100元)的陽光私募信托產品多達20余只,其中在去年年底分別由深國投和平安信托發行的“鑫鵬1期”和“瑞智1期”,截至11月20日的凈值已分別大幅縮水至31.72元和33.46元,虧損幅度均接近7成之多。
“市場點位這么低、凈值這么低,還要選擇贖回,說明客戶對投資顧問的水平已經完全失望,甚至是失望。”前述信托公司相關負責人指出,一般來說,持有陽光私募產品的投資人投入的金額都在100萬-200萬以上,投資心理相對比較成熟,其是否選擇贖回主要是根據從業績中體現出來的投資水平,而不像公募基金持有人一樣越是被深套越是堅守。
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是,如果僅僅是一年虧損60%或許還有人愿意堅守,但如果對未來一到兩年的經濟都缺乏信心,持有人顯然不會再堅持下去。業內日前還傳出一個消息,某只陽光私募的持有人由于不堪凈值跌幅近7成之多,打算向法院起訴相關信托公司和私募投資顧問,此事最后由于多方調解而不了了之。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