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元
作為中國“私募基金之父”,趙丹陽無疑是今年中國證券市場最顯赫的人物之一。這不僅僅是因為年初他就成功預測出今年國內股市迄今為止的大熊市,早早宣布退出國內投資運作,也不僅僅是由于在今年6月29日以211萬美元的歷史最高價競得與股神巴菲特共進今年慈善午餐,更在于當今世界經濟面臨衰退、全球股市風雨飄搖、投資者信心極度低迷之際,趙丹陽率領旗下的赤子之心中國成長基金再度出手了。而且這次趙丹陽的出手仍然不凡,短短4個月就獲得了28%的賬面盈利。頗有“誰敢橫刀立馬,唯我趙大將軍”之味。
讓我們還是先看看香港聯交所最近披露的信息吧。7月25日,趙丹陽旗下的赤子之心中國成長基金再次加倉北京的物美商業(08277.HK)。這已是趙丹陽在短短的3個月內的第5次加倉。數據顯示,物美商業幾乎是趙丹陽的赤子之心基金唯一持有的個股,他在今年4月30日首次建倉物美商業時,其最低的成本價僅為6.24港元,隨后的5月2日、5月5日、5月6日,赤子之心以均價6.8港元的價格連續三次加倉,先后累計獲得了物美大約9.5%的股權。截至9月4日,物美港股早盤一度摸高至8.50港元,獲利更加不菲。
就在趙丹陽認為國內股市缺乏投資價值果斷出擊香港股市的同時,上證綜指從3300多點直落至2300點,跌幅約30%,香港恒生指數也從25000余點跌至20500點,跌幅約18%。一進一退、一漲一跌間,大家的智慧可見一斑。
其實,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作為“私募教父”的趙丹陽,面對國內經濟的高成長性,其實他本人估計不是真的愿意退出,更不會“刀槍入庫,馬放南山”,否則便無法解釋其以天價奪得與巴菲特共進午餐的機會,也無法解釋其重倉殺入物美的理由。有句俗語說的好,退是為了更好的進!在這方面,國內的投資者尤其是國內的基金經理,更有向趙丹陽學習的必要。大家都知道,股市投資是一個個性化的投資場所,唯有與眾不同,才有掙錢的可能。而目前國內基金的投資在很大程度上是抱著“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心態,并通過“抱團取暖”的方式投資,在股市沒有形成雙向機制時,這必然導致買時助漲,賣時助跌。在滬指上沖到5000點之后,很多基金忙于加倉,并對后市持續看好;而當滬指跌到如今2300點之際,很多基金卻忙于減倉,并對后市持續看空。這種人云亦云的投資方式本身就扭曲了股市本來的運行趨勢,也誤導了普通投資者的投資理念。可以說,在趙丹陽棄A入H的背后,折射出來的卻是國內基金經理投資個性的重大缺失。
面對仍然高速成長的中國市場和中國企業,面對趙丹陽四個月以來出色的成績單,面對較之美國更有估值的吸引力,國內基金經理們此時仍在喊內地市場信心缺失,是不是太滑稽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