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關人士呼吁,公募基金應該與私募基金一樣,管理費與業績掛鉤,更好地維護基民的利益
本報記者 閆 錚
基金上半年超萬億的虧損,直接的結果就是規模的大幅度“瘦身”。然而,這并不影響基金管理費以同比翻番的速度“增肥”。
好買基金研究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60家基金公司旗下基金虧損總額達1.084萬億元,其中偏股型基金合計虧損額為1.085萬億元,超過了所有基金的整體虧損額。而與此相對的是,上半年基金管理人收取的基金管理費收入近188億元,較去年上半年同比增長122%。
有專家指出,雖然基金管理費率在簽定基金合同時已經確定,市場不景氣時照收管理費并無不妥,但是單一不變的管理費收取模式,使得投資者選擇余地不大。如果有更多的基金品種出現,豐富管理費的收取模式,或許能使情況得到改觀。
年化管理費增長放緩
雖然上半年基金管理費收入翻番,但年化管理費增長率在放緩。據長城證券研究報告數據,上半年基金共收取管理費188.35億元,其年化管理費收入再創新高。
2003年以來,基金共收取管理費1109.19億元。隨著基金規模的擴大,基金管理費用總規模在不斷增加,其增速隨股指的漲跌波動。2004-2005年股票市場調整時期管理費增速明顯放緩,2005年-2007年大牛市中,管理費增幅翻番。2008年以來隨著股票市場的調整,基金整體凈值規模逐步縮水,管理費增速再次放緩。
長城證券數據顯示,2003年到2008年中報年化管理費增長率中,2007年最高,達202.69%,其次是2004年,達55.56%,2008年以33.85%排在第三位。
華夏兩基金“入選”前十
好買基金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在納入統計的392只基金中,59只基金在2008年上半年獲得的基金管理費用超過億元,中郵核心成長、廣發聚豐、諾安股票三只基金最高,分別為2.67億元、2.43億元、2.35億元。不過頗具諷刺意味的是,在上半年基金管理費收入前十位排名中,這三只基金同時位居上半年虧損前三甲,虧損額分別為199.69億元、167.4億元、152億元。
此外,上半年基金管理費收入前十位排名中,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旗下兩只基金上榜。而從基金類型來看,獲得基金管理費由高到低的依次是股票型及偏股型的基金、債券型基金、貨幣型基金。在前十名的基金中,除三只QDII基金外,均為股票型或偏股型基金。而排在上半年基金管理費收入后十名的基金均為貨幣型基金,其中獲得管理費用最少的是天治天得利貨幣基金,該基金獲得管理費10.015萬元。
從管理費率來看,股票及偏股型基金的費率多在1%-1.5%,債券型基金及貨幣型基金的費率在0.33%到1%之間。在392只基金中,南方全球精選、華夏全球精選兩只基金的費率為1.85%,明顯較其他基金要高。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