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記者 張禹)自從A股在去年10月見頂至今,上證指數跌幅已經超過60%,而開放式偏股型基金的凈值也明顯縮水,一些投資者甚至開始懷疑基金是否還具有投資價值。
8月18日,上證指數跌至2318點,而大盤上一次見到該點位是在20個月前的2006年12月18日。Wind資訊統計了這20個月中偏股型開放式老基金的表現,結果有些出乎意料。統計數據顯示,成立于2006年12月18日之前的偏股型開放式基金共207只,在這20個月的復權單位凈值增長率平均為37.96%。其中,表現最好的10只基金在這20個月里的平均復權單位凈值增長率達到90.62%,僅有2只基金同期的復權單位凈值增長為負。
盡管大盤在20個月后回到了原地,但偏股型老基金仍然為投資者贏得了可觀的絕對回報。對此,華寶興業基金公司市場總監宋三江認為,中國基金業只有10年的時間,在其快速發展過程中也出現了不少問題。但是,和國內以前的金融理財產品相比,公募基金的資產托管機制、組合投資機制、公開申購贖回機制以及信息披露機制都具有突破性的歷史意義。回顧A股市場自2001年至2005年的大調整,盡管市場的最大跌幅還不到60%,但已經出現了不少券商因為不規范的委托理財而破產倒閉的問題,一些企業法人的證券投資甚至本金都難以收回。而在此次股市的大調整中,投資者抵御風險的能力大為增強,而以公募基金為主體的機構投資者在其中發揮的積極作用不可忽視。宋三江認為,盡管公募基金難以完全回避市場的系統風險,但是公募基金在過去20個月基本取得正回報的表現,還是強有力地證明了公募基金對中國普通投資者的價值。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